狂风肆虐徐闻,徐闻全县供电设施在18日晚19时许全面陷入瘫痪。依靠后备发电设备度过了艰难一夜的徐闻县人民医院,油料只够支持发电3天,居民生命安全的警钟被敲响……但在停电仅7个多小时后,县供电部门就为医院新安装上两台专变变压器,优先恢复了医院的供电,同时吹响了徐闻全县恢复供电的号角。截止昨日,当地的行政村已基本恢复供电。这种风驰电掣的速度从何而来?(7月24日《湛江日报》)
狂风肆虐后的徐闻县,一片狼藉,供电设施惨遭无情重创,全面陷入瘫痪状态。此种情形,对徐闻群众的灾后生活势必造成严峻的挑战,也对救灾复产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短短数天的时间,徐闻全县就基本恢复供电,县城重现万家灯火,而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得以保障,尤其是为农民保住仅存的农业果实起到了关键作用,尽可能地降低了损失程度。那么,复电抢修这场硬仗为何打得如此漂亮?显然,这主要归功于供电部门的迅速行动,以及广大电力员工的辛勤付出。对于灾害中的电力抢修,供电部门有一套成熟的应对机制。“威马逊”来袭前,供电部门就未雨绸缪,启动应急响应,安排2000多名电力员工进驻徐闻,做好全面布防工作。这为风灾过后的复电抢修赢得了先机,使迅速行动变得相当高效。“闪电速度”的诞生,就是这么简单。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我市成功抗击风灾的实践,就再次鲜活地印证了这个至理名言。在灾难发生后,如何抓住黄金救援期展开救援,不管是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是对降低社会基础设施的损失程度,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救灾复产中,我们在发扬众志成城的精神之时,更要注重迅速行动。那么,要做到迅速行动,并达到高效的目的,就要注意这几点:首先,要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不懈怠,不麻痹,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其次,要形成一套成熟的灾难应对机制,提前预警,全面准备,胸有成竹,不自乱阵脚,不盲目出手;再次,要有超前思维和实干精神,采取有效得力措施,针对资金、技术、物资等实际困难进行解决,及时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生产需要。
面对自然灾害的来临,我们没有能力拒绝;但是我们有能力做好一切应对工作,并能做到迅速行动,为最终胜利抢得先机,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