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民主生活会“辣不辣” 要让群众来评价

2014-07-26 11:10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黄雅君

    湛江新闻网讯:当前,我市各县(区)陆续进入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节。按中央要求,本次民主生活会要充满“辣味”,要敢于交锋、敢于碰硬、不唱赞歌,要让每位参与者都“红红脸、出出汗”,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以往,民主生活会只在单位内部召开,参与者只提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就蒙混过关了,从没有“真枪实刀”地干过。因此,很多人对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心里没底。批评过重,怕领导承受不了,伤了上下级的和气;批评过轻,无法通过督导组督查把关,白费力气徒劳无功。在“批”与“不批”之间,参与者折中处理,在民主生活会上明贬暗褒,让本该充满“辣味”的“批评大会”变为“吹捧大会”。 会开完了,吹牛拍马的任务完成了,该查摆整改的问题却丝毫不提,违背了“红红脸、出出汗”的初衷。这种“变质”的民主生活会应引起注意。

    事实上,干部好不好,群众最清楚,要把民主生活会开好,就应该坚持开门搞活动,邀请群众参与其中,给群众一个“说说话、泄泄愤”的评议平台,揭开机关单位的神秘面纱,让政府官员走下神坛,融入群众;“辣味”够不够,群众说了算,要想找出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就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把评判权交给群众,让民主生活会接接“地气”、沾沾“土气”、增增“人气”,改变领导“高高在上”、“不知人间疾苦”的官老爷形象。

    笔者认为,只有扩大主体范围,邀请群众的列席会议,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才能让单位人员放下“秋后算账”的思想包袱,做到不耍花腔、不放空炮;才能让每个参与者做到“当面锣、对面鼓”地指出领导班子的不足,让领导“听听民声、了解民情”,从而敦促其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改错误。对此,有关部门应做到如下三点。

    第一,广开言路听民意,群众列席生活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把不同阶层的群众代表“请进来”,让他们了解会议流程,旁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内容,并为他们设立发表意见的环节,为他们提供民主评议和测评的机会。会前,要及时向干部群众解释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意义;会中,要保障参与者畅所欲言的机会,将民主生活会全程置于监督之下;会后,要及时统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并向党员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第二,会议视频摆上网,社会公众来“评分”。笔者认为,机关单位可利用网络媒体作为平台,扩大参与主体的范围。对此,单位可在民主生活会后将会议视频摆到政府信息网站上,设定评分栏(采纳百分制)让群众进行匿名测评,将对每位班子成员的评分具体量化,及时换下群众不满意的领导,增加其他领导的危机感。此外,还可增设“意见征集栏”,让群众谈谈感受、提提意见,并定期将收集的评分与意见汇总起来向社会进行信息公布。要把群众关注的问题讲明白、讲透彻,对群众不满意的地方,要立行立改,确保开会内容与反映问题真实,使“耍花腔”、“防空炮”的行为没机会出现。

    第三,整改措施要到位,确保问题得解决。群众评论了,问题找出了,措施提出了,但能否落实到位,还要靠多方的监督与实时跟踪来保障。接受监督的单位要聚焦群众反映的“四风”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整改措施,并在限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此外,监督部门如组织部、纪委等应实时跟踪,及时通报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定时收集群众反馈的意见与看法。确保整改到位,群众满意。

    总之,要让群众多参与、多逞“口舌之快”,才能确保民主生活会“不变味”、“不跑偏”;才能确保官员“接地气”、“沾土气”,融入百姓了解民情,关心民生解决民需;才能做到“脱光身子捉虱子”,真正做到查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增进干群关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