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仅仅是公园建设者淡淡的人性化一笔,但抓住了群众急需,因此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
城市建设,无论大小缓急,都要精心策划,实践上看,搞大手笔、大文章,开辟一个个新区,设计一个个湾、带、道等等,无非就是视野大了、楼盘多了、道路宽了、绿化增加了,而广大群众也会算账,地皮少了,种养少了,菜价提了,生活难了。难怪一些公园、中心等位置醒目,堪称城市地标,而多数群众无法涉足,也就常常冷冷清清。
花大力气建设高品位工程,不能着力于生产、科研、创新和制造等基础产业,往往就会显得华而不实。需要放下身子,走进群众中间,聊一聊问一问,看看群众在做些什么,需要一些什么,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点点滴滴做起,针对群众生产生活急需,把公园、种养基地、各类企业建设好,推动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群众才会真满意。
所幸,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最近出台,致力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重点解决社区文化场所设施不足问题,可谓抓住了生产生活急需,但是目前仍然局限在外围,比如像篮球、排球、羽毛球运动场地等群众所急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要因时而动,结合小区建设落实责任,才能妥善解决地皮、资金、管理等棘手问题,让群众及早受益。
总之,群众急需什么,就从什么做起、抓起、建起,抓根本、打基础,一点一滴积累,才能与群众紧密互动,逐步形成大手笔大工程,推动地区实现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