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记者走进雷州市调风镇,见证了调风农民“风中生智”奋力自救复产的智慧和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7月28日《湛江日报》)
现阶段,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社会各届爱心人士的援助下,台风灾区群众掀起了救灾复产、重建家园的热潮,生活又开始有了盼头。值得欣慰的是,面对严重的灾情,不少灾区群众不等不靠,抓住先机,奋力自救复产;而调风农民“风中生智”巧复产正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具有现实示范意义。在此次风灾中,调风镇约有7万8千亩甘蔗受损,该镇农民采用“一折为二”的挽救方法,把倒伏、风折的蔗枝砍下来后作为秋季蔗种;在处理受损香蕉时,蕉农们抢收熟度五成以上的香蕉,同时保护好肉质成熟度稍低的倒地蕉树;面对被海水淹没的农田,村民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并引入淡水淡化农田中的盐分。调风镇村民这些自救复产的举措是颇具智慧的,使灾后损失降至了最低。“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历浩劫后的灾区群众,需要直面困境的阳光心态,更需要化解危机的智慧,多点智慧能让自救复产更高效,让生活处处充满希望和生机。
的确,我们没有能力拒绝风灾的破坏,但是我们应当有智慧去应对灾后的复产重建。或许有人会问,这样的抗灾智慧很重要,可如何才能得来?在笔者看来,一方面,抗灾智慧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教训的反思和对经验的总结;我们湛江作为台风多发地区,群众应当吸取以往的受灾教训,总结其中的有益经验,既要懂得未雨绸缪,又要懂得自力更生,不能怀着侥幸心理得过且过。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和基层干部要积极给予灾民自救复产上的指导,尤其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使灾民能够心中有数地展开科学复产,减少损失。这一点,在调风镇就得到生动体现。
天无绝人之路,生活总要继续。救灾复产,重建家园,我们多点智慧,就能争取更快一点走出困境,拥抱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