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空巢老人一样,空巢孩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我市,每逢寒暑假到来,以这些缺少监督和看管的空巢孩子为主体的安全事故和犯罪行为屡见不鲜,从6月至今的一个月里,就有多名空巢孩子因私自前往金沙湾海域游泳而殒命。这些“空巢儿童”安全问题堪忧。(7月25日《湛江晚报》)
空巢孩子所面临的问题显得比较突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少情感关注、行为习惯相对松散、教育支持不足等,已影响到空巢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最让我们关注的是空巢孩子安全问题。儿童溺水事件等围绕空巢孩子发生的悲剧,用最残忍的现实告诉我们,空巢孩子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亟需提高。
一些儿童因种种原因而被父母交由年老的长辈或亲属抚养照顾,远离了父母的监管和照顾,成为了空巢孩子,由此也滋生了很多安全问题。倘若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忙于赚钱养家,而忽略了不在身边的孩子,或者对孩子不管不问,长时间都没与孩子沟通,也没关心孩子学业和成长,任由孩子“自由发挥”,很显然不利于孩子成长,也埋下了安全隐患。事实上,一些空巢孩子溺水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孩子缺乏安全的教育和提醒,缺乏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缺乏”下,悲剧随之而来。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也足以让我们有理由提高对空巢孩子的关注力度。
因此,要重视空巢孩子安全成长环境的建设。在笔者看来,父母要承担起监护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空巢孩子本身缺乏“爱”的滋润,需要出门在外的父母多一点的关爱;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多了解孩子日常生活情况和活动情况,通过电话等现代方式教育孩子牢记安全法则,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总之父母要全面掌握孩子生活情况,多留一个心眼,为孩子健康安全成长多“操个心”。其次,随着空巢孩子数量增多,政府部门和爱心社团组织也逐渐加大对空巢孩子的关注力度,因此要发挥社会力量,呼吁更多组织和市民关注空巢孩子。除了出台相关保护法规和广泛宣传之外,我想,还需要通过一些活动载体积极引导空巢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在安全上提供保障,在增强空巢孩子身心健康、社会认知等方面同样发挥良好作用。
空巢孩子是逐渐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孩子健康和安全,也为了家庭幸福和安康,父母也好,社会也罢,不妨多给一份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