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保不顾灾害损失200多万元,依然重奖教育,鼓励优秀学子。在灾区现实背景下,这是一种动员,也是一种宣誓,灾害蒙蔽不了老人深沉的呐喊,要求年轻一代学有所成、报效家乡,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家乡,增强抵御灾害能力,彻底摆脱自然束缚,过上幸福稳定的生活。
教育的对象是人,灾害的承受者也是人。人要战胜灾害,就要具备必要的素质和能力,才能立足现有条件,有效预防灾害,有力抗击灾害,做好自然的主宰。因此,做好人的工作,做好人的素质能力提高工作,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是基础工作,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需,显得尤为重要。
灾害必然影响教育发展,有的校园受灾,有些道路垮塌,有些孩子面临辍学。受灾严重的村庄,尤为焦虑。在救灾复产中,要像陈光保那样,关注教育,关注校园,关注孩子,才能科学统筹各种救助力量,持续投入教育,为灾区未来打牢教育基础,把握人才建设,努力谋求长治之策。
从陈光保持续支持教育,到治理灾害的能力之需,到灾后教育的紧迫现实,无不提醒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在繁杂的救灾复产工作中,千头万绪、教育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