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伯乐善好施,视教育如生命。尽管超强台风“威马逊”卷席保伯用来重教奖学的农场,造成损失不少于200万元。但昨日,当记者问及今年是否延续奖学义举时,湛江市原政协主席陈光保这样回答——“奖,必须奖学,一年来农场赚来的150万元,分毫不剩全部捐出。”周边村民有感保伯的义举,自发赶到保伯农场帮助恢复生产。(7月30日《湛江日报》)
在湛江慈善史上,保伯注定是一个挥洒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其大公无私的风骨、超越自我的胸襟、心系教育的情怀和乐善好施的品行,树立的是全国道德模范形象,践行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了资助学生读书,保伯不仅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甚至不惜卖掉在湛江市区唯一一套住房,10多年来捐出的善款共1180多万元。保伯所办的农场,赚到的钱不是流进自己的口袋里,而是全部捐出,奖教奖学。在超强台风“威尔逊”的袭击下,保伯农场受风灾损失不少于200万元。看到如此惨重的损失,很多人以为保伯今年没有能力再重教奖学了,然而,令人既意外又感动的是,保伯却表示今年不会中止重教奖学,宁可通过借贷筹资救灾复产,也要把一年来农场赚来的150万元全部捐出。这是何等的爱心义举?!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保伯这样说:“台风年年有,但学子们读书机会不常有,有生之年,重教奖学不会停止。”这句话,平凡而朴实,但却字字玑珠,彰显了一位老党员的高风亮节。
保伯是湛江的骄傲,也是湛江的标杆,其爱心义举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湛江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将永远催发着湛江人奋进。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曾走过贫寒学子辛酸的心路历程,深彻理解来自社会力量重教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的,当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捐资助学的良好风气,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更有希望了,我们的下一代就更懂得感恩了。我们的社会,需要保伯这样的榜样。需要大力弘扬保伯的好人精神。值得欣慰的是,在保伯的示范效应下,已有多名爱心企业家加入捐资助学的行列,这是好的迹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笔者真切期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这个行列,为教育事业、为社会和谐多做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