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9岁的徐青(化名)大学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等吃喝,还将一名女网友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劝说,他称父母有义务养自己。最近,被啃老长达7年的徐先生和朱女士夫妻,将儿子诉至海淀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赶独生子出门。(2014年7月30日《京华时报》)
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既能考上大学,又最终圆满毕业,在我们的公民教育序列中,可谓完美,徐也理应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可事实偏偏是,大学毕业日,“啃老”开始时,且“啃”得心无旁骛,“啃”得理直气壮。做父母的不但未享受其“反哺”之报,反而一直被无底线“啃”。
早在2009年就有数据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中有多达16.5万“啃老族”,而目前,“啃老族”的数目更是有增无减。“啃老”也逐渐成为父母们沉重的负担,但是,囿于亲情、家庭面子等原因,绝大多数父母是默默承受,或者至多在道德层面进行谴责,真正付诸法律行动的,则少之又少,因此,北京这起判例确有破冰的意义。啃老”显然对于子女来说有百害无一利,他们只会在父母身上“啃老”,不愿自食其力,无法锻炼谋生的能力,也就会失去谋生的能力。“啃老”不仅对家庭,对社会也是一个沉重负担,如果年轻人一味“啃老”,无法给社会创造财富,将来他们父母去世,这些“啃老虫”迟早要抛向社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无疑这是个人与社会的双重悲哀。
当然,审视此番“畸形啃老”现象,除了父母对儿子百依百顺,溺爱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外,社会教育因素也不能忽视。设想,如果其曾经的老师和同学,能关注提点一下他,同居女网友不是与其同流合污,而是给予更正向激励,他也不至于啃到如此“极致”的地步。“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律也只是社会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只能解决行为,显然无法弥补亲情。要纠正这种不正常现象,需学校教育走出应试桎梏,落实素质要求,需家长们研习育子之道,掌握正确方法,需在全社会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良好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