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吴川塘缀镇明村举行生态文明村建设开工仪式,外出乡贤宁康全、宁伟彪带头捐款2000万元支持家乡建设。宁康全、宁伟彪在近几年新农村建设中已主动捐款1000多万元,这次又带头捐款2000万元,其他乡贤还不断捐款。(8月5日《湛江日报》)
在一次培训学习上,笔者记得有位教授这样感言:“经过调研,我发现在湛江,吴川人是最有幸福感的。”对于这句话,笔者深有同感。吴川人的幸福感在哪?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对家乡的热爱。一批吴川人外出打拼致富后,尤其懂得感恩,真情报答桑梓,毅然在适当的时机无私支持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正因如此,吴川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如火如荼,硕果累累,亮点纷呈。吴川塘缀镇明村的外出乡贤宁康全、宁伟彪带头捐献巨资支持家乡建设,就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明村这次创建生态文明村,按高标准打造,糅合突出文化、文明、生态等要素,同时把村中破旧小学改建成我市首个农村中英文小学,建成“人才村”。在笔者看来,如果说高标准建设好农村的各种硬件设施,是提升农村硬实力的话;那么着力建设和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促进农村人的思想觉醒,完善农村人的文化修养,丰富农村人的精神生活,就是提升农村的软实力。明村把文化教育事业放在重中之重,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升级版”,必然让该村的发展保持着旺盛的动力,让子孙后代受益匪浅。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湛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有助于“湛江梦”的腾飞。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搞得好不好,是衡量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高不高的一项指标。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把农村的人居环境搞好了,自然赢得村民的口碑;但是不要忽视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他们只有过上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优越的教育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才会从心底上激发出由衷的幸福感。所以,一个村庄在走向生态文明村的历程中,不仅要提升硬实力,而且要提升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