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乡村文化宜百花齐放

2014-08-11 17:48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维宙

近日,湛江市政协委员“走百村”调研活动到廉江市石城镇上县村,村中有一口哺育了世世代代子民的“四眼”古井,井边石碑斑驳,古朴深沉,村民们对该井爱护有加,将其完整保存至今。政协委员们对该村将古旧的历史遗迹保护完好大加赞赏,认为让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相融,有助于祖祖辈辈谨记历史,保护历史文化,为乡村增添了一道文化底蕴。(8月11日《湛江日报》)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可以说,缺少深厚的 文化底蕴,物质再充裕的乡村,也容易缺少灵魂。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乡村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常常陷入盲目模仿的怪圈,导致乡村文化内容单调,形式雷同。可以说,这样的乡村文化,乡土特色没能得到发掘,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给村民和游客造成审美疲劳,以致乡村文化建设之路越走越窄。乡村灵魂因此变得苍白,乡村也就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令人欣喜的是,廉江市石城镇上县村将一口哺育了世世代代子民的“四眼”古井完整保存至今——这样实际上是以“四眼”古井为载体,充实文化底蕴,构建乡村特色文化。由此及彼,笔者不禁想到了身边一些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或以当地有名的特色农产品莲藕为主题,或以村中最具特色的榕树为主题,或以周围风情万种的溪流湖泊为主题,打造系列景观……如此这般,让村民活在浓厚的特色文化氛围当中,赢得游客好评如潮。无疑,无论是以“四眼”古井为载体,还是以莲藕、 榕树、溪流湖泊等等特色物产风光为主题构建乡村特色文化,都盘活了特色资源,张扬乡村个性,打造了乡土亮点,擦亮了乡村名片,容易激发村民热爱家乡的感情,利于开创乡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笔者想,如果我们乡村文化建设,都能跳出盲目模仿的怪圈,走好特色之路,那么,乡村文化就会百花齐放,绚丽多姿,魅力四射。

笔者以为,乡村文化宜百花齐放。但愿我市各地乡村,能结合所在地的风物、历史传统等等因素,科学规划并建设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使我市乡村文化百花齐放,让我市乡村文化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