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遂溪县遂城镇林先生向本报投诉说,325国道遂溪段西溪桥封桥近三年,简单的桥面修复工程,竟然修了一年仍没完工,到上个月才开始部分恢复通车。这桥正式恢复通车要拖到何年何月?(8月19日《湛江日报》)
遂溪西溪桥封桥近三年,究竟对当地市民造成多大影响?或许也只有当地百姓的心里知道。但是,从市民的投诉来说,“尘封”了三年的桥确实引来了市民不少的抱怨。桥面修复工程,本是为了市民安全出行起见,是民生工程,市民应该可以理解,但面对漫长的工期,相关职能更应该反思的是桥面恢复通车需有时间表,而不是让市民干等且影响出行。
在这起“违期”的桥面修复工程中,客观原因有工程手续繁多拖沓,同时天气也会影响到施工进度。不过,桥面恢复通车岂能简单地以这些原因而搪塞过去呢?如果自桥面修复工程启动时起,便能够明确恢复通车的时间表,并且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修复工程;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监督,积极把控施工质量,如今这种桥面修复工程“违期”的尴尬现象或许不会出现了。
因此,在这个“违期”中,既要吸取教训,加快推进修复进度,减少对市民出行影响,又需要制定桥面恢复通车的时间表。要实现桥面恢复通车,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循序不进,也不能循序冒进,关键是给出恢复通车的时间表,减少市民抱怨的情绪。这是对市民负责的体现,也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桥面修复工程。
鉴于目前桥面修复工程各种现实困难和问题,应针对桥面工程特点和天气状况,尽快制定桥面恢复通车的时间表。对于部分恢复通车的桥面,要同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确保桥面安全、高效通车。而对于尚在施工的桥面,要按照时间节点,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桥面按时通车,给市民一个满意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