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奋斗的青春最美

2014-08-23 15:41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记者 卓朝兴 通讯员 陈飞凤 骆国和 图/记者 李忠

    认识招佩玲,是在今年8月19日召开的吴川市“关爱工程”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资助金发放大会上。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关爱工程’资助金发放大会了。四年前,我刚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国际政治专业;现在,我又将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究生。我要向关心、爱护、帮助自己的关工委等部门以及热心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这位23岁的年轻女“学霸”,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感激地说。

    梅香苦寒来

    招佩玲出生于吴川覃巴镇对面坡村的一户贫困农家。她自幼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中考时,就读于吴川三中的招佩玲以总分681分、全校第四名的成绩考入湛江一中。

    但进入高中后,“一山更有一山高”的压力扑面而来,“我开始时的排名,在全年级500名开外。我暗下决心,要加倍努力,争取进入尖子班。”有时学校宿舍晚上23点熄灯后,她会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二时,招佩玲顺利进入文科尖子班。

    高三时,招佩玲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都严格执行。每次模拟考,她基本保持在年级前20名内。但有一次考试,招佩玲跌到了第27名。幸好,爸爸的耐心开导让她迅速走出了阴影。为了励志加压,她把这个名次贴在床头,让自己每天一睁眼就能看见,以保持旺盛的斗志。

    那年高考,招佩玲以659分的优异成绩,总分名列湛江市文科第二名。

    走过考研路

    在人大读本科期间,招佩玲仍然没有放松。

    刚上大一时,她就立下考研的志向,并着手搜集资料。大三时,招佩玲正式进入复习实战阶段。“人大的‘学霸’很多。学校图书馆没开馆前,门口排队等候的长龙排出去足有200米长。”为了在图书馆求得“安身之地”,招佩玲每天6点就早早醒来,匆匆洗漱后抱上一摞书就直奔图书馆,埋头苦读到深夜12点,连周末也不例外。所以面对同学们外出游玩的邀约,她往往只能说抱歉。

    复习期间,招佩玲的活动基本是图书馆、教室、饭堂、宿舍“四点一线”。这种枯燥的日子曾让招佩玲产生放弃的念头,“最后还是咬牙拼下来了。为了更光明的未来,我没有理由半途而废。拿到北外的入学通知书时,我激动得一夜无眠。”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技能照亮前程”,湛江多措并举深耕技能人才沃土
  • 温厚徐闻人:台风停航,车滞人心暖
  • 雷剧《苏子与罗湖》将公演
  • 童心系国防,共筑中国梦
  • 全民健身潮涌湛江 全运盛事点“靓”港城
  • 双节狂欢 就在霞山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