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下午,在东海岛教书的陈春讯驾驶电动车被一辆右转的大货车撞倒。好心人王先生决定用自己的私家车送伤者到医院抢救。“坦白说,当时我确实担心伤者家属有可能将事故‘嫁祸’到我头上,毕竟我们已来到市区的医院,没有事发现场的群众可以给我作证。”来自山东的王先生说,“到底还是人命关天,其他的顾虑都放在一边。”(9月11日《湛江晚报》)
在有可能被误解甚至事故“嫁祸”到自己头上,不少人都会做出自我保护的常规动作,或特意避开嫌疑,或对此事不闻不问。但在这个车祸现场上,好心人王先生并没有因为担心被误解或没有证据证明自身清白,而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命关天的时候,王先生用不避嫌的行动,为伤者赢得抢救时间,确实体现了满满的爱心,也彰显了社会正能量。
这样的好人好事温暖了港城每个角落,也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善举的出现确实能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但是,我们也看到,曾几何时一些老人摔倒被讹诈的事件也让好心人受伤。在这种情况下,不避嫌地坚持做好事确实难能可贵;虽然有“风险”,却让社会更温暖,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肯定和支持这种行为。
不过,为了让好心人更加“放得开”、没有顾忌地坚守良心和好人好事的标准,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要在社会大力弘扬这种不避嫌的助人为乐的精神,让这些好人好事成为一种典范和标杆,为大家所学习、所传承,营造良好的尊重好人好事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也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建立基本的“好人”保护制度,一旦出现好人被讹诈事件,我们应主动大胆站出来为他们加加油、鼓鼓劲,真正站在好人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