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连续剧,觉得编剧把一个细节遗漏了:邓小平访美,观看了哈林花式篮球队的表演。大概是为了突出足球吧,片子浓墨重彩演了一段足球,乃至有“足球搞不上去群众会骂娘的”字眼。
其实,篮球也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今夜三点起身看世界杯男篮决赛,到下半场,美国队最高领先塞尔维亚40分,成了教学比赛。或曰罗斯除了6次助攻颗粒无收,三耳曰:还用得着他去“收”吗?后来美国队几乎是每回进攻都是拿三分,完全成了表演赛。当然,塞尔维亚的坚强团结血战到底同样威武雄壮;但是,一节打不到4分钟就五次犯规,差距太明显也。
看着比赛,三耳有两个疑问。一是西班牙在哪里?我们深寄厚望的大小加索尔、伊巴卡、卢比奥在哪里?为什么第一阶段打法国砍瓜切菜,淘汰赛忽然集体梦游?二是如果中国队上场会如何?大姚退役,大郅年高,阿联回来,我们没有NBA的训练条件,进入强对抗的关键比赛,结局可想而知。
正如全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都来打中超,那是绝好的学习机会,是融入了“乒乓王国”的土壤与血液。我们的年轻人——如王哲林等——急需到NBA摸爬滚打,提高水准。美职联的“国际球员”无疑是本国的顶梁柱,看比赛也就是看他们的发挥。否则,我们不仅要失去男篮亚洲霸主的位置,而且距离国际水平也会渐行渐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