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发改委价格司深陷腐败:只剩下两司局级干部

2014-10-09 09:4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吴言

    电站项目上网电价审批都要跑价格司,很多能源发展项目因为价格政策迟迟不出台,而影响进度

    继国家能源局之后,被外界称为“天下第一司”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成为了反腐风暴的中心。

    9月2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原副巡视员郭剑英被带走调查。9月28日,价格司又有3名官员被带走,包括刚刚接替曹长庆担任司长的刘振秋,以及周望军和李才华两名副司长。更早之前的8月24日,司长曹长庆被带走调查。

    至此,“天下第一司”已经有5名官员被查,偌大的价格司只剩下一名巡视员和一名副巡视员两名司局级领导。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感慨:制度使然。价格司权力过大,项目价格审批存在巨大的寻租空间,多名被查官员极有可能牵扯其中。

    制度使然?

    价格司是我国价格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对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油、气、煤、电领域一直以来是政府按照成本加成的办法确定价格,缺乏真正的市场化管理手段。成品油旧的价格机制就因此饱受批评。

    刘振秋在2013年的一个座谈会上曾表示,价格司其实一直不想靠僵化的方式管理价格,能源价格管理也始终朝着市场为主形成价格的方向改革。

    2012年电煤并轨后,煤炭价格已实现了市场化。

    2013年“两会”时,推出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缩短了调价周期,调整了挂靠的油种,已经非常接近市场定价。

    而天然气价格以市场净回值法为主的新政策,正在全国推行,虽然还存在挂靠石油价格等细节问题,但总体也已经初步市场化。

    电价则比较复杂,2002年启动的电力体制改革,始终没有完全实现。价格司对主要的电源实行标杆电价政策,火电、风电、水电都有标杆电价。但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显示,标杆电价之下,上网电价还是千差万别,一机一价的情况依然存在。

    一位能源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即使在标杆电价下,还是可以批出不同的上网电价,这中间有运作空间。批的电价高,企业收回成本快,因此有足够的动力去勾结官员。

    在能源局官员事发后,一位价格司人士曾对本报记者说,能源局官员事情出在审批权上,他认为价格司在改革的路上已经走得比较远了。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 湛江非遗“三绝”惊艳亮相赛场
  • 十五运会散打男子60公斤级1/8决赛   “湛将”王艺霖战胜对手,昂首晋级八强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受欢迎
  • 霞山陈铁村华锋长者食堂五周年庆  “免费午餐”温暖村里长者
  • 湛江奥体中心举行十五运会武术散打赛事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