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喝酒后欲投湖轻生,幸好路人及时伸出援手,挽救了一条生命。相信大家也会被这种救人精神所感动;面对危险紧急状况,现实环境下就需要这种沉着冷静、勇敢果断的精神,化危险为安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确保了无辜生命的安全,这是我们所需要的能力。进一步来说,这是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努力弘扬和宣传这种精神,显得意义非凡,传递了正能量。
然而,更引起笔者关注的是高中女生为什么会选择“投湖轻生”。高中读书时期本是人生美好的一段时光,本应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度过,是吸取知识营养的关键时期。而选择投湖轻生,与此并不协调,也不合情合理。报道称,“疑因压力过大”才发生了这惊魂一幕。这种压力来自哪里?学业?家庭?情感?……或者我们暂且无需过多探究这点,不过如果因为压力过大而选择了投湖轻生,却真实反映出的是中学生缺乏必要的挫折应对能力和一定的心理素质。
因为一些困境和苦恼,给自身增大承受压力,而做出一些不理智行为,甚至想到轻生,明显不符合正常的逻辑实际。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困难是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说的就是面对各种困难、困境时候,要积极调整心态,乐观对待,要用信心战胜目前困难,而不是向困难妥协,否则成为困难的手下败将。作为一名中学生,接受了不少理论知识,同样需要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把自己内心壮大壮强,从而轻松应对各种困难。
避免类似事件出现,除了当事人需要加强自我心理锻炼之外,也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配合。作为监护人,要时刻留意自己子女心理状态的变化,多与子女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并化解矛盾,给子女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而学校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加强学生挫折教育,共同关爱学生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