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吴川黄坡镇大枚陈村首座23层农民公寓开始打桩,预计明年村民可住上新楼房。李波 摄
我市首个自发不再分配村民宅基地的农耕村庄——吴川市黄坡镇大枚陈村首座23层农民公寓楼,昨日上午9时打下第一根桩。
该村的首座农民公寓楼拟于明年建成,目前,已有50多户村民办理了首批申报购房登记手续。据该村村民小组长刘日权介绍,该项目由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总投资7500万元,首期建设由外出老板刘亚保垫资,总用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5幢23层的农民公寓楼建成后可安排345户家庭入住,每套房面积130至206平方米不等。作为村民“福利房”,每平方米均价仅售1380元(不到成本价),村民只要首付50%的房款便可入住。
刘亚保在施工现场称,按每户分配宅基地加上村道分摊户均面积200平方米算,这5座高层农民公寓楼在未来30年可以节约用地约1000亩,解决了该村干群一直以来苦恼的分配宅基地问题。
大枚陈村是农耕村庄,位于吴川市面积最大的连片粮田中心地带,全村500户共2300人,现有农田2000亩,人均近1亩。历史上,该村以种粮闻名,村民从未需要向外购粮,早在20年前,该村便实现年亩产吨谷。
分配责任田和宅基地是村民的基本权利,但随着人口的增长,该村干群对宅基地分配忧心忡忡——过去20年,村里人口增长了50%,这样下去恐怕要占耕地建房子了,该村世代以之为荣的粮食自足史将结束。为此,该村干部5年前在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后,决定今后不再分配村民宅基地,探索建设集约化的农民公寓楼之路。
大枚陈村村民对这一做法十分支持,村民刘福如此算账:按附近村庄的“行价”,光购买宅基地便需花10来万元,加上建房一般要花40万元,现在他仅花17万多元便可买到一套130平方米的公寓房。
据悉,与大枚陈村农民公寓楼配套的有1.2万平方米的绿地和中心广场,幼儿园、商场、娱乐休闲场所等设施也由刘亚保出资建设,配套物业的租金收入全部作为农民公寓的物业管理费,同时,刘亚保还赞助200万元作为物业管理及楼房、电梯维修的专用资金,住在农民公寓里的村民,可终身免费享受物业管理服务。
大枚陈村自发建高层农民公寓告别宅基地一事,在当地引起轰动。昨天上午,附近多个村庄均派代表到大枚陈村首座农民公寓楼建设现场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