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文化岛上打造吴川文化长廊的构想

2014-12-28 17:11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何海清

    磨一剑先生早几天带我去看一个地方,鉴水环绕的江心岛向东北方的900米二层堤围,是他在湛江新闻网上发表一篇题为《关于在吴川市江心岛打造“鉴水碑廊”的构想》的写作素材。我真的被这个还没有被开发的“天然”长廊所震撼,只是我与磨一剑先生,用什么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开发利用这段堤围存在分歧。磨先生主打“鉴水碑廊”表达形式,用碑刻的形式展示本土及全国各地名人名家的作品,是他认定的发展方向;而我觉得:在这个堤围上通过本土书画家、诗人以及全国各地的名家学者的原创作品(以宣纸为主),打造“吴川文化长廊”是比较合乎实际的构想。

    首先,吴川是诗词及民间艺术之乡,本土的书画家、诗人太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平台来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吴川文化长廊”就有来之不缺、尽之不尽的作品可供选择。吴川的企业家当中,喜欢书画诗作的还真的不少(林济仁先生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企业家对于他们的父辈以及亲朋好友的书画作品、诗歌词赋的问世一定会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以示弘扬。12月25日在吴阳出席“梅花诗社成立18周年年会”上,86岁高龄的会长李沛谋老先生在会上说:“……芝蔼村林浩老板答应给梅花诗社支持2万元,但真正到账的变成了4万。”博得了人们热烈的掌声。从这件事上看到:打造“吴川文化长廊”会得到吴川企业家在经费上的全力支持。

    其次,“吴川文化长廊”更加合乎游客观光欣赏作品的需要,以纸质材料为主体的作品更加突出吴川本土文化的风貌,更加接近自然、反映生活!且费用比碑廊大大降低,作品还可是推陈出新,为文化长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发展观。办法是:先在900米堤围的顶部盖上1.5米的铁皮,再对墙体用高标号的水泥批熨一遍后油漆一遍,就可以在高2.5米的堤围上取中间的墙体做出大小各异的橱窗,外面镶嵌一层玻璃,这就成了“吴川文化长廊”的雏形。再在6米宽的堤坝上的靠江边建造1.2米的防护栏;堤坝上每隔一、二百米,建造一个有古典特色的凉亭供游客歇息。这就是我构想当中的“吴川文化长廊”的全景。管理得当,还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参观游览的文化阵地,对于吴川文化的弘扬,影响是深远的!

    磨一剑先生说:“到这里游玩的人多的时候,经常有一两万人,这样一充满人气的地方,如果建成“吴川文化长廊”,吴川人民的文化生活真是充满美好的遐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