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2亿吨历史的见证

2014-12-29 22:48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立民

见到了晚报《年货物吞吐量首破2亿吨大关》的报道,为脚下土地与土地上忙碌的人们高兴。

虽然于装卸技术完全门外汉,只是,我知道,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是16个字,叫“以港兴城、以城促港、港城共荣、和谐发展”。我想,这对于我们湛江同样适用。湛江市的全面发展与港口经济息息相关,唇齿相依,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且,笔者看到了今年上半年中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湛江以10576万吨排名第十三,但是在“增长率”一栏,我们确是14.9%名列第三,仅次于福州与北部湾,而且涨幅之大,也远远超过其他港口。这是让人激动的福音。

十九世纪影响巨大的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密尔说:“商业往来的自由,航海的改进,以及道路、运河、铁路带来的内陆联系的增加,与此相应的是世界财富的普遍增长。”湛江从1979年货物吞吐量的千万吨级,到2008年实现1亿吨,用了29年,如今,从1亿吨到2亿吨,仅仅是6年,这种速度是不是可以说也是湛江突飞猛进的速度。

现在,凡是来到湛江的北方朋友,都说笔者到了一个“居易”的“福地”,说这个城市干净明丽,井井有条,这一切与港口的发展绝对中正相关。

同时,和谐发展而一荣共荣,不仅是港口发展与所在城市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也应该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原则之一。一般地说,文化的崛起是与经济同步的,海洋文化是本地的重头戏,不是文革期间直奔主题的“写中心唱中心”,你到湛江湾走走看看,港口值得瞩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记得2011年初,老母亲第二次来湛江,我陪她登上红嘴鸥游艇去看军港与码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母亲很是兴奋,她做过农业机械厂、面粉厂、柴油机厂、水泵厂的厂长,说看见集装上船,还是气魄大。我当时胡诌的“五古”还有“渔港万鳞围,渔排掩层楼。

水鸟鸣水韵,轻歌荡轻舟。长廊无纤尘,巨轮有狮吼。龙吊忙如梭,桉沙黄似秋。新桥画虹影,旧友忆乐游”的句子。如今,再度作为湛江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的见证者,我们悠然生出一种“主人公”的自豪感。

两个1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顺利试运行,我国南方最大的散货码头开始重载调试,都意味着很快能够进入正式投产,这都是大好事。笔者稍稍担心的是港口吞吐量的迅速增加,会不会对于海面的环保与港城的空气质量有影响?既要工业发展,又要碧海蓝天,已经是整个港城的共识,希望有关单位、有关专家能够给我们解释一下,释疑一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