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演小品,有名句曰“组团忽悠”。
“组团忽悠”是有道理的,因为要有协助演戏而引人入彀的“托”。但是,书法家协会不卖车又不卖拐,也要整出来个“主席团”就有点“膨胀”了。夫文联下属的协会多了去了,为什么独独书协与众不同?陕西书协“62人主席团”早已经传为笑谈——2013年第11届陕西省政协一次会议主席团也才121人——但是,如果不是去年11月中央巡视组在反馈意见时提到陕西领导干部参与书画活动过多,不是陕西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明确要求副厅级以上干部全部退出协会,恐怕如今的数名官员还不会辞职。尽管去年12月2日,陕西省书协主席周一波一面在《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让书画家协会少一些“官气”》,大声倡议“党政领导干部应该自觉退出协会主席团,并对官员利用书画协会领导的地位谋取利益的现象展开批评。”一面直接递给陕西省委领导了辞职书。
谓予不信,有报道为证。
“去之前都不知道要开什么会。”参会的陕西书协常务副主席宋普(化名)回忆说。他说:8名副厅级以上干部中,主动辞职的人都没参会,另外几个人是在会上才知道自己“被辞职”的消息,气氛相当尴尬。
什么意思?有的“常务”还是非常愿意继续“常务”的,只是上面突然不许了。而且,这位化名“常务”还有话说:“周一波的辞职还没获批,但他公开宣布了”。这真是任性牌友情绑架,主席想辞职,也需要获批,不批,你还要与我军一起战斗。道是法不责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就好说,只剩一个人在战斗就麻烦了。
作为商丘市前作协副主席,笔者的疑问是:为什么作协没有人哭着喊着要进“主席团”当头头呢?说句不好听的话:因为没有多大油水。省作协主席在全国评一个吐槽不已的鲁迅文学奖已经被指得了好处,闹得沸沸扬扬,更没有报社杂志特别为作协主席开出高稿费。作协主席也没有权利自己定价,说老子的文章千字千元以下概不出手。但书协不同,在省里挂了主席、秘书长,立马润格是要大幅度提高的。而且,昨天说一平尺五千,今天就可以说八千,物价局管不着。面对这样的利益驱动,名利双收,谁也不是尧舜,挡不住的。
还有一点,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写得好与不好,中学生都可以读个八九不离十,蒙混太不容易,因为古今好文章一直在读。字就不同了,门派繁多,师承各异,见仁见智,各执一词。如果再加上个官爵,好与不好更加真伪莫辨。现在大家痛斥王立军、刘志军的字其丑无比,可当初吹捧的文字还真不老少,人家还都是行业书法家协会的“主席”,题字之后多给几个润笔也是情在理中。无怪乎胡长清并不认为自己受贿,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字果真值钱。
所以,借用“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思路,笔者也想反问一句:没有生意,哪有主席?都像吾侪作文几乎不敢想稿酬,发论文还要缴纳版面费,书协“主席团”瘦身就容易得多了。当然,如果每平方尺成千上万的价码回落到百八十块,你就是620个主席,纪委也不会正色“反馈意见”了。
日前,南阳一位领导说自己的字画都是“土鸡蛋换的”,大家全笑了。窃以为该领导提出了书画市场的努力方向:挤出来“虚高”的水分与“官员”的身价,回落到土鸡蛋能换的“原生态”——李叔同在浙江两级师范写字,大呼余墨未尽,有宣纸的赶快拿来,分文不取,如今就没有一个书家有此胸怀?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大把贪官哪里明白昨天炫耀的“墨宝”以及“收藏”如今全是举报信呢?这也正是近来书画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之一。但愿八项规定能够“坚持一百年不动摇”,把畸形的、与腐败联系紧密的“寻租书画”装进笼子,让润格真正物有所值,循名责实。那样,还有稀里糊涂“被辞职”的“尴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