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破解“垃圾围村”贵在坚持

2015-01-05 21:27 来源: 作者:肖汉宁

    记者从霞山区获悉,该区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农村垃圾屋建设工作,生态文明村创建成效明显。截至目前,该区建成农村垃圾屋56个,以往“大风一吹垃圾乱飞,猫狗一扒四处散落”的情况不见了。(1月5日《湛江日报》)

    过去,“垃圾围村”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在农村各个角落,成堆的垃圾、横流的污水、难闻的气味……如此农村“特色”引起了村民困恼和无奈。而且,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村民生活环境相对不卫生,农村土壤、空气等同样受到污染和威胁,由此可见破解“垃圾围村”难题迫在眉睫。

    我市积极应对和破解“垃圾围村”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竭力还农村一片清新和干净,农村垃圾屋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的措施和途径。通过在农村建立垃圾屋,并让村民自觉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屋,再由专业卫生机构对垃圾屋的垃圾进行科学、合理处理,达到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目的。这样的成效和好处其实不难看出来,农村破解“垃圾围村”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真正缓解了村民的困扰。

    有了垃圾屋迈出了解决“垃圾围村”重要一步。在这些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相信农村会变得更加干净和美丽。但是,破解这一难题依靠基本的硬件设施还不够,要让农村持久美丽、避免“垃圾围村”死灰复燃,一个关键是垃圾处理贵在坚持。这就要求,除了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继续支持农村完善相关硬件设施之外,村民自身也需要有一颗恒心:坚持正确放置垃圾、坚持不随地扔垃圾、坚持按照各项卫生要求标准处理垃圾。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坚持科学方法,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把垃圾放到垃圾屋,明天随地扔垃圾,“垃圾围村”最终才会得到有效解决。

    说到底,村民是破解“垃圾围村”的根本力量,要进一步提高村民卫生和科学处理垃圾的意识,做好相关宣传和教育工作,培养村民主人翁精神。另外,建立相应奖惩制度,对做得好的村民实行奖励,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形成讲卫生、爱卫生、人人争做卫生标兵的氛围,共同破解“垃圾围村”难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