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区进行“白改黑”改造后,部分道路出现新的交通组织形式。1月9日,记者在市交警支队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新规划的交通标志及交通标线充分采用人性化设计:主车道与辅道隔离,汽车和公交车、电动车各行其道;绿白相间斑马线划出电动车专用道,行人和电动车、自行车分道通行。(1月12日《湛江日报》)
去年,针对市区交通乱象,我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交通秩序整治专项行动,以人为本,落实责任,创新手段,强势推进,体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彰显了“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态度,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我市铁腕整治交通秩序,旨在建设畅通文明城市,为广大市民群众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但是,如何巩固交通秩序整治的成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建立长效机制,保持警力上路,打击违法行为,营造舆论氛围,的确是巩固交通整治成果的关键。依笔者看,这只是提升了交通“软件”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处于“治标”层面。要有效巩固交通整治成果,还要上升到“治本”的层面,必须重视标本兼治。
何为“治本”之策?“治本”应是着眼于城市发展实情而相应地提升交通“硬件”的规划和建设水平。令人欣慰的是,我市交通管理部门在加大力度“治标”的同时,也加紧了“治本”的步伐。如我市升级改造市区拥堵路口、规划建设人行天桥等举措,都是“治本”的体现。这次我市新规划的交通标志及交通标线充分采用人性化设计,使车道上汽车和公交车、电动车各行其道,也使过班马线时行人和电动车、自行车分道通行。应该说,这一设计是科学合理的,对于营造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必大有促进作用,对于培养市民文明自觉的交通习惯也大有裨益,正可谓是“治本”良策。交通整治有了较高的“硬件”水平保障,巩固“成果”也就不是难事。
当然,相关路段出现新的交通组织形式后,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广泛知晓新的道路通行规则,并要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切实维护好交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