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梅痴”育梅20余载

2015-01-25 11:1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林明聪 陈莹

 
以梅会友

  吴川梅菉街道70多岁老人李茂森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梅菉无梅”而倍感痛惜,因此用了20多年的时间悉心反复培育梅花,人称“梅痴”。6年前,李茂森在他的园子里繁育成功10多个梅花佳种。到如今,他培育的梅花佳种年年连续盛开。为了引导人们赏梅爱梅、激发人们的种梅热情,他花费几年时间专门编辑出版一本古今咏梅诗集,名为《梅韵》,目前已经出版。

近日,李茂森借《梅韵》出版之机,在梅菉举办“以梅会友”诗友会,来自吴川各诗社的诗友们一起赏梅咏梅,以诗词颂扬梅花玉骨冰肌,凌霜傲雪的高洁品格,留下了诸多佳诗丽句。

梅花曾在梅菉基本绝迹

李茂森退休之前曾在吴川林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工作。他长期以来醉心于园艺研究工作,特别是对于梅花,怀有一种很深的情结。他认为,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吴川城区梅菉又称梅城,城区内多处以梅字命名,有梅岭、梅山、梅江、梅菉头、梅园路等。但民国以来至解放后,梅花在梅菉基本绝迹,“梅”字特色没有得到体现,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种梅遇挫

上世纪80年代初,李茂森得知该市吴阳镇有一株古梅,为此他多次前往观察、测量、拍照,将调研的结果写成报告,寄给中国科学院的专家。1987年12月,全国梅花科技协作会在南京召开首次会议,邀请了李茂森参加。会后,他买下几株“南京红”梅株,回到家乡开始进行培育,但未能成功。此后他参加了中国梅花协会在国内多个城市组织的会议,并在湖北、浙江等地买回梅株培育,可惜少有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

后来,李茂森认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梅花协会会长陈俊愉。陈俊愉有着“梅花院士”美誉,在梅花研究领域威望很高。在与陈俊愉交流中,李茂森得知:从相同纬度引进的梅花容易繁殖成功。李茂森通过香港的朋友,从台湾带回了多条梅株。李茂森用酸梅木枝头芽接的方法,反复培育,其间不断有品种繁殖成功,并吸引一些群众前来引种。

到2009年正月,李茂森已有13个梅花佳种繁育成功,并多有开花。繁殖成功的梅花品种包括白梅、红梅、宫粉梅、台阁玉蝶梅、朱砂梅、花果兼备梅等。梅菉陆续有人在李茂森处引种了梅花,看到别人引种的梅花获得成功,李茂森感到有说不出的快乐。不少远道客人闻讯赶到“静园”寻梅、赏梅,重庆、广州、茂名、湛江等地均有客人慕名而来。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双节狂欢 就在霞山
  • 湛江供电局雷霆出击战“桦加沙”  全域复电后火速援阳江
  • 湛江9条主次干道悬挂千面国旗 盛装迎国庆
  • 广州湾大道情侣码头预计国庆假期期间对外开放
  • 霞山交警逆风而行 扶栏清障护民安
  • 环卫工人清理城市垃圾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