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硇洲一个硇洲鲍鱼苗的培育场里,一群鲍鱼苗依附在鲍鱼“凳子”上。 记者 刘冀城 摄
受海洋资源环境所限
“1994年,硇洲鲍鱼曾经卖到每斤1000元的价格,这么好的市场价格,也引发了大家养殖鲍鱼的狂热,可惜海洋资源有限。”梁爱周说。记者在走访硇洲岛数名曾养殖硇洲鲍的场主获悉,最佳养殖点仅有硇洲岛东边大概5公里长的一带海域,那里不仅有适宜鲍鱼生存的礁石群,最重要的是有丰富的海藻类生物供鲍鱼食用。硇洲镇副镇长王和伟告诉记者,由于多年无序开发养殖,加上大雾天气频繁出现导致的病害等因素,硇洲鲍养殖面积逐年缩小。特别是2000年,由于养殖密度大,海洋污染大,当年养殖鲍鱼的人几乎赔光。“2000年最高峰养殖沉箱达到5万个。”王和伟说。
在硇洲一个硇洲鲍鱼苗的培育场里,一群鲍鱼苗依附在鲍鱼“凳子”上。 记者 刘冀城 摄
记者走访发现,整个硇洲岛上现在只有两家培育鲍鱼苗的苗厂,而且规模比较小。“你想象不到,当年苗厂多的时候就有上百家。受海洋生存环境和资源所限,大家这几年都慢慢退出了鲍鱼的养殖,现在这一片海域放的鲍鱼养殖沉箱大概只有4000个。”培育鲍鱼苗的小伙子谭海波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