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是联合国指定的一年一度缅怀大屠杀遇难者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而今年的元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为此,凤凰卫视做出了专题《奥斯维辛集中营70周年回望》。
主持人平静地回忆:“根据《苏联真理报》记者波列伏依记载,1945年他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暂住附近的一位铁路职员家,女主人问,您在飞机上是否注意过这里的雪是什么颜色的?波列伏依仔细观察之后发现,那一片片陈雪都是黑色,摸一下,手上会沾满污垢。这些污垢都是没有燃烧完全的骨灰微粒。它们先是形成黑烟升上天空,然后就随着落雪降回地面。女主人告诉波列伏依,这种难闻的更让人心理难以承受的空气,附近居民已经呼吸了5年了。”
画面把我带回到三度到过的波兰与两度到过的德国。
2012年8月19日,前往波兰探亲的笔者,与女儿一起到了位于维斯瓦河上游的城市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该集中营1940年4月由纳粹头子希姆莱下令建造。几年间约有150万人悲惨丧生。1945年1月27日由苏联红军解放后,1947年7月2日波兰国会立法把集中营改为纪念纳粹大屠杀的国家博物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女儿说,到波兰工作一年多了,她与同事都不敢到奥斯维辛,怕夜里做噩梦。看到铁门上面写着的德文——“劳动获得自由”,看到坐着轮椅的、抱着娃娃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我们的鼻子一直发酸。
在那里,我看到了棺材笼子一样的“宿舍”,罪恶的毒气室,成屋子的鞋子、手提包、胡子刷、小镜子,看到了用来做地毯的7吨重的囚徒的头发。在破烂不堪的孩子的玩具面前,我默默地流出了眼泪。
在那里,笔者确切地讲明白了什么叫做“反人类”,什么叫做“残忍的艺术”,同时也明白了何为“专制”,何为“尊严”。
后来我才知道,两个月前,德国、意大利、英格兰和荷兰四足协在欧洲杯期间祭拜了奥斯维辛。图片上鲁尼神色严肃,巴洛特利在参观时流下了眼泪,那是他的养母西尔维娅的祖父母丧命的地方。德国队的勒夫、比埃尔霍夫、拉姆和两位波兰裔球员波多尔斯基、克洛泽依次参观了囚房、焚尸炉、毒气室和绞刑架,并敬献花圈。德国代表团在留言簿留言:“足球之于奥斯维辛,既是无言的哀悼,又有倾诉的义务。这是一段无尽哀伤、出离痛苦的岁月。它给世人留下永恒的警示!”
去年的7月28日,笔者到了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著名景点鹰巢,鹰巢位于阿尔卑斯山脉,是下属作为希特勒50岁生日的贺礼建造的一座别墅。我买到了中文的景点介绍,21个小标题,第一个就是“专政的阴暗面”,足有两千字,我后来抄在笔记本上。其开头说:“6百万人死于集中营,1千8百万人被驱逐,在逃亡中继续有三百万人死于被谋杀、饿死和冻死。无辜的人们因野蛮和残暴的纳粹政权而受罪。”其结尾是:“我们的宪法第一条款,德国公民声明,每个团体将以不侵犯及不转让人权为基础,维护世界和平与公道。”
我对学生说:奥斯维辛是一个兽性的场所,但是为了人性,你必须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