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中央电视台等12 家中央媒体,莅湛采访宣传我市“阳光厨房”,将这一先进经验推向全国。(2月3日《湛江晚报》)
每每跟朋友外出吃饭,尤其在相对低一个级别的饭馆,朋友们都会互相调侃道:今个儿又多吃了地沟油。朋友的这种担忧可能会稍显夸张些,但是也很在理,折射出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切身利益的现实,容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在食品中参假渗假。可见,把好食品安全关,成了必须面对的命题。
在这之前,湛江市并没有“阳光厨房”这一新鲜事物,出现了“只要有一口锅就敢办快餐,有一块地就敢建餐馆”的状况;如今,随着“阳光厨房”大力推广,使得“闲人免进”的“厨房重地”完全“暴露”在消费者眼下,“厨房重地”究竟如何运作、食品是否安全,通过监控设备一目了然,消费者吃得更加放,食品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而且,笔者也会相信,有了这样的“阳光厨房”,朋友再去调侃食品卫生和安全,可能找不到足够的理由了。
“阳光厨房”主要发挥了电子监控设备的作用,将“厨房重地”的实时状况通过视频终端传送到消费者面前。说到底,“阳光厨房”就是“科技的结晶”,督促了餐饮行业行为更加规范和合理,减少过去种种“造假”现象和卫生安全死角。对消费者而言,出于“眼见为实”的作用,看到了“阳光厨房”美丽外表,增加食欲、减少顾虑也在情理之中。而事实上,“阳光厨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已经改变了过去食品安全十分“任性”的局面。
诚然,单靠电子设备监控来达到真正守住食品安全的目的,显然还不够。在笔者看来,食品是否安全卫生,还得餐饮单位常修从“商”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造假”之害、常戒非分之想。作为餐饮行业,首先要有基本的行业道德和操守,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精神、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以社会上典型的食品安全事故为戒,时刻警醒自己切勿在为消费者提供食品服务过程中乱了手脚、坏了名声,加上彻底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的出现,恪守如此“四常”方可真正把厨房打造出“阳光”,消费者才更加安心。总而言之,就是要秉承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原则。
“阳光厨房”是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的很好举措,但愿在未来日子中,“阳光厨房”以更加足够的底气、更加成熟的表现,为消费者服务,给力餐饮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