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显示,一名身着深色衣服的老年女子曾叫了陈喜文几次。
葬礼“坏就坏在酒上。喝酒就发疯”
2月6日上午,陈喜文下葬。送葬队伍于8点40分许陆续出门。
没有说话声。两组民间哀乐队分别用小号和唢呐奏出各自的悲伤。敲锣撒“买路钱”的两人走在最前,其后是灵车和花圈车,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陪同陈喜文的3女1子护着骨灰,再往后是随行的亲朋和车队。按当地习俗,送葬者皆手绑毛巾,子孙辈为白色,其余为浅绿色或淡红色。
队伍走得很慢,一分钟挪不到20步,哀乐也随村中小路变得弯弯曲曲。沿途,乡邻多驻足看着,有的也交头接耳说上两句。这个50多人的队伍里,鲜见周边乡邻的面容,离陈家最近的几户人家也只探头望了望,然后用脚把撒到自家门前的纸钱弄得远些。
“他死了,本来不该再说什么,但我们真不是那些新闻报道里讲的冷漠无情呀。”诸多村民讲述,陈喜文生前几乎跟东西村每户人都吵过,在当地很不受待见。
送葬队伍里,除两组哀乐队外,大部分人都低着头,只顾走,不管别人的眼光。
“他这个人,年轻时候很有本事的,是知名的泥水老师,村里很多人的房子都是他砌的,有几条村道也是他承包的。”
“坏就坏在酒上。他一直喜欢喝酒,后来年龄大了,把脑子喝坏掉了,每天都喝醉,喝酒就发疯,发疯就胡乱骂人,或者当着一堆人胡乱撒尿。”
“最开始的时候,都有人扶他回去的,后来扶他也挨骂,有时还要被他打,谁敢再去扶?”
“他喝醉了真的很恐怖,前几年把老婆孩子都赶跑了,好几次还把80多岁的母亲打得骨折。他母亲到我的养老院来过几次,都是晚上。”
“其实他清醒的时候蛮懂礼貌的,遇到人还会跟人递烟,可惜了。”
……
对于乡邻的种种议论,陈喜文一名亲属回应:“别人怎么说,我们已经管不到了,人都没了,还能说什么呢?我们还要在这里生活,再等一段时间,事情自然就过去了。”
送葬队伍穿过一条县道,又进了条村道,突然拐了个弯,顺着村委会的方向,往村口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