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海湾水上巴士正式开航,当天上午,市民用手机记录这一时刻。林石湛 摄
“湛江海湾水上巴士开通!”随着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丙一声令下,历时半年多建设的湛江海湾水上巴士(以下简称:水巴)于昨日上午在海滨码头正式首航。王中丙对水巴项目首期建设成果表示肯定,并指出要提升服务水平,确保运营安全,为市民提供准点高质服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志辉,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予君,湛江海事局局长王争鸣等参加活动。
根据湛江市区公共交通体系和旅游发展规划,我市将在湛江湾内建设13个水上巴士停靠点,开通8条水上巴士线路,既满足岛陆、岛间的交通需求,也兼顾旅游观光功能。
现场—— 3条航线正式开通
水上巴士项目分期开通,首期投入4000万元,昨日正式开通海滨码头至特呈岛、海滨码头至南油和海滨码头至南三大王庙3条航线,配套建造投入两艘69座水上巴士“湛江湾一号”、“湛江湾二号”和两艘49座水上巴士“湛江湾三号”、“湛江湾五号”。
据介绍,目前,船员队伍、管理人员已全部到位,航班、票价已确定,可正式运作。今后,将在海上运输安全、规范管理、服务提升、市场培育、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满足陆岛群众和广大市民出行需求,把水上巴士打造成彰显湛江港城文化、旅游特色的重要名片。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水上巴士作为对陆域公交体系的延伸和补充,将通过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接驳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同时,水上巴士兼顾旅游观光功能,是构建湛江靓丽海湾名片的重要元素,可以丰富湛江旅游内涵,提升湛江旅游文化品味,促进“五岛一湾”滨海旅游开发。
服务—— 票价亲民市民尝鲜
首航当天,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尝鲜。来自南三岛李村的李水养兴高采烈地登上水巴,他告诉记者,原本出岛到市区需要2个半小时,如今坐水巴到大王庙站再回家1个小时就可以了。水巴为南三岛居民提供了多一种出行的选择,乘船时还可以顺道饱览一下港湾景色。
“航班再多点就更好。”和李水养一样,加密航班成为受访市民的共同愿望。
据了解,首批新开通海滨码头至特呈岛航线长为2.2海里,票价为5元,航行时间约20分钟,每天对开6趟;海滨码头至坡头南海明珠游艇俱乐部码头航线长为5海里,票价为10元,航行时间约30分钟,每天对开4趟;海滨码头至南三岛大王庙码头航线长为13.5海里,票价为20元,航行时间约50分钟,每天对开2趟。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免费,身高1.2—1.5米儿童可享受半价,身高1.5米以上全票。每日首航时间为6:55,末航18:10。
“水巴每艘造价高达105万元,目前票价仅仅为5—20元,因为这是政府的惠民工程,所以票价定得很亲民。”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规划—— 打造湛江陆岛中心
“海滨码头将扩建成为湛江陆岛中心,所有的水巴调控工作集中在该码头进行,待水巴系统建立,海滨码头将成为一个具有湛江海滨特色的风景站。”湛江市港湾水上巴士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徐海透露,计划将海滨码头、长桥码头在现有的陆岛运输、海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统一规划,打造陆岛中心,定位于满足陆岛群众出行需求及打造外来游客了解湛江的窗口。
湛江陆岛中心将建成什么模样?记者在现场看到了该中心初步规划效果图,建筑延续了渔人码头和法式步行街的建筑风格。据介绍,海湾是湛江城市自然特色资源,也是形成天际线的基底线,位于海滨码头南侧的长桥港务地块稳固湛江西海岸天际线,将纳入湛江陆岛中心项目。该中心将以古典法式风格为主,建设体现欧陆风情的滨海码头,同时保护现有的城市肌理,突出历史文化风情,链接渔人码头,使西海岸天际线达到统一和谐,错落有致。
据介绍,按初步方案,湛江陆岛中心规划总用地面积10673平方米,其中游客客运中心面积14646.4平方米,商业面积18165.5平方米,公共及社会车辆交通区域3450平方米,地下室面积9456平方米,停车数为270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