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龙门一个村庄的三年“灵魂清洁”

2015-03-04 12:04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刘卫

图注:龙门村干净如城里,保洁员正在清洁卫生

    湛江新闻网讯:以前,龙门村在徐闻县曲界镇可是名声在外。不过这名声却非好名声。在曲界镇,有这样一种说法:“龙门不稳,曲界不安”。

    算是大村的龙门村卫生更是一团糟,到过龙门的外地人有这样的体会:“脏得都不敢下脚。”

    正是这样一条村庄,坚持三年清洁卫生竟“清”出了文明新风。现在到过龙门的外地人,谈起龙门,都竖起了大拇指。

    邋遢龙门村

    外人不敢下脚之地

    笔者有幸亲历了龙门村的变化。2012年3月份,笔者在龙门村生活体验三天两夜。

    “脏”占据了笔者对龙门村的整个记忆。龙门村在徐闻县是个大村,500多户近3000人。村大巷多。早建起的几条硬底化水泥路,早覆盖上了脏脏的红土,不仔细辨认,真认不出是水泥路。三月,正是细雨纷飞季节。稀泥混和着牲畜的粪便及各家顺手倒出的垃圾,散落在村巷上。龙门村真是个不敢下脚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走着,心在咚咚地跳着,生怕踩着“地雷”。就是各家的庭院也好不到哪去——稀泥混和着牲畜的粪便及垃圾,摆放更是杂乱无章。一条排水沟穿村而过,堵塞着各种垃圾,水色浑浊。龙门人穿的衣服和鞋子也是灰不拉几的。

    龙门村人多姓杂,人心多,矛盾多,问题多,鸡毛蒜皮事多。手扶拖拉机在外面放一夜,第二天保准不见一个部件,就是没值几个钱的桶子,也会不翼而飞。在曲界中学,龙门村的孩子不能惹,一直为当地教育者所头疼。在曲界镇,有这样一种说法:“龙门不稳,曲界不安”。

    龙门村蜕变

    通过清洁卫生清洁村民思想

    龙门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过百年樟树环抱,村外万亩菠萝在如波浪起伏的丘陵地貌里翻红卷绿,风车如白色大鸟屹立在天地之间……2012年4月,在徐闻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龙门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发展农业观光游,落后的龙门村由此翻开新的一页。

    经多方筹资,修起了村路,筑起了市场,搭起了商铺,建起广场和小公园……龙门村成为徐闻新景点。

    搞几个基础设施建设,就能改变龙门的落后?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有改变龙门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祖辈沿袭的卫生习惯,龙门才有救!龙门村党支部书记唐子玉感触很深。

    龙门村落后但不穷。村集体土地就有700多亩,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以上。“通过清洁村里的卫生来清洁村民的思想!”龙门村一年拿出5万多元,抽出六名村民成立保洁队,给他们发工资,最少每人每月500元。龙门村也成为徐闻首个有保洁队、给保洁人员发工资的村庄。

    六名保洁员为村里老弱、生活贫困村民。龙门村这笔资金投入,不仅让部分村民脱了贫,还清洁了村子。可谓一举两得。

    唐子玉介绍了六名保洁员的分工安排:三条大村道各由一名村民负责,市场和广场各由一名村民负责,一名村民专门负责把收集起来的垃圾运到曲界镇镇墟的垃圾填埋场。

    正在龙门村委会附近清扫垃圾的69岁冯姓阿婆告诉笔者,她2012年当保洁员,至今已干了三年。冯阿婆负责主干道的卫生清洁,每天吃过早饭,就提着一把扫帚到自己的责任地打扫卫生。扫完了就在那里遛达,发现哪里脏了就清洁,至中午才回家吃饭。身体十分硬朗的冯阿婆说,等于出来散散步,也锻炼了身体。

12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吴川:转移群众3213人
  • 湛江经开区东简街道庵里村:台风前的“暖心拉锯战”
  • 东海岛转移群众安置点暖心一幕幕
  • 吴川党员干部迎战台风“桦加沙”,一线筑起红色防风网
  • 风高浪急
  • 全力保障港口安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