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群众向廉江市安铺工商所举报,称一些学校周边的商店售卖一种“刮刮卡”,奖品都是一些“三无”产品,从劣质小球到小型塑料玩具,甚至还有“三无食品”,希望工商部门予以查处。(3月16日《湛江日报》)
让笔者关注的除了奖品都是“三无”产品,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之外,商家兜售自制的“刮刮卡”奖券,就有非法彩票性质,无疑当青少年迷上非法彩票,甚至抱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荒废学业,让笔者陷入沉思之中。
诚然,青少年走进校园,接受知识的洗礼,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在这个人生关键的阶段,青少年本该接受积极向上、健康奋发的事物熏陶。而对一些低俗的、不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事物,青少年当远而避之,坚决抵制不良事物的诱惑。相关部门也应主动作为,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在该事件中,校园周边的商店销售“刮刮乐”,很大程度来说诱惑青少年参与到非法彩票活动中,既影响到青少年的正常学业,也对青少年的正确观念产生影响。显然,在非法彩票性质活动中,助长了参与者不劳而获的心态,让参与者放弃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而获取劳动果实。说到底,这样的行为就是让青少年产生惰性,而不积极主动做好学业功课,影响深远。
相关部门坚决予以查处,减少“刮刮卡”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还青少年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体现了负责任的工作方式方法。通过这个事件,我们需要举一反三、深刻反思,合力建设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对商家而言,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道德伦理,销售非法产品。另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当多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多了解青少年的生活情况,多为青少年科普诸如赌博、购买非法彩票等危害的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是青少年做到“慎独”,在走出校园、走出家庭的缺少监管的过程中,能自觉遵守各项规定,抵制不良诱惑,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