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别让清明节民俗文化流失

2015-03-26 22:59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维宙

    清明节快到了,有网友在论坛上发问:清明节,除了扫墓祭拜,中国人还能干些什么?又有多少人会在“清明”这天插柳、蹴鞠、放风筝?对此,笔者陷入了深思之中。是的,插柳、蹴鞠、放风筝等等活动,其实也是清明节的民俗。但我们身边的朋友特别是青少年,很多甚至还不知道清明节有这些民俗。 

    很明显, 清明节“瘦身”为“扫墓节”,实质是清明节民俗文化的流失。值得一提的是,清明节的民俗活动本来是丰富有趣的。据说,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可是,至时今日,在民间,除了扫墓外,的确鲜有单位和团体组织公众参加像插柳、蹴鞠、放风筝这样的清明节民俗活动;而我们一些媒体在清明时节,也常常把镜头对准坟墓,把重要版面留给坟墓,对清明节的其他民俗活动,往往疏于关注;而作为师长,我们不少成年人对清明节民俗活动本来就知之不多,在引领下一代传承清明节民俗文化时,常常难有作为……笔者想,清明节不该只是“扫墓节”。清明节应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好时机。 

    笔者以为,要让清明节“打回”原形,促使全民对清明节日文化实现集体认同,要从孩子抓起:清明节日文化应该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写入教材,融入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增强他们对清明节民俗文化的认知、体验和理解,使其浸润至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当然,拯救清明节民俗文化,成人更要有作为———唯有成人能把清明节文化言传身教于孩子,清明节文化才可能得到更好的传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