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放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两列队走出校门,这些习惯已是学校每天的常态。 记者 李忠 摄
建制保障对留守儿童的爱
为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王凯槐先后到各地优秀学校参观学习,针对纪律教育这一项,定期给留守儿童上交通、防火、用电、防骗、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课,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定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鼓励孩子们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先烈的严明纪律等,邀请公安等专家,开展现场模仿和进行安全演练等活动;开设第三课堂,利用关工委平台,参观重点企业、村集体经济生产线,学习和体验高科技以及义务劳动的乐趣。
在学校的办公室里,记者留意到一个大大的书柜里存放着关于留守儿童的不少资料,这是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它与老师的教学绩效挂钩;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全部“有账可查”。除此之外,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如:建立并施行对儿童和家庭友好的暴力报告制度,儿童家庭暴力处理及转介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心理咨询制度、健康教育制度,代理家长制度等各项制度,保证留守儿童“快乐家园”建设与发展有条不紊地进行。
中午留在学校吃饭的学生排队打好饭后整齐站着,等着后面的同学一起吃。 记者 李忠 摄
“建立留守儿童食堂,每天每顿两素一荤一汤,荤菜每天不同。每个留守儿童一天两顿的话,每月的伙食费100元;三顿的就每月130元。”王凯槐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些外出打工的父母放心,他垫付伙食费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
“既然开了头,就要做好。开弓没有回头箭。孩子与父母的信任,还有社会的肯定,这些都是沉甸甸的荣誉,我这个‘代理爸爸’也越做越有味!”王凯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