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领导就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了“六个支点”的地方发展思路。(3月30日《湛江日报》)
纵观港口、门户、制造、创新、融合、农业六大支点,不难看出,有“六个支点”,就能把水路运输、区域协调、产品制造、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特色农业都撬动起来,发展的蓝图、动力和平台都非常清晰,下一步关键就要用好这些机遇,在狠抓落实中,推动半岛迅速崛起。
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市领导提出的“六个支点”,上下对接,切合半岛发展需要,切准民生脉搏,符合客观实际,是国家发展提供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当及时把各方面工作统起来,把重点放到支点的打造上,用打造支点的聚合力,引领、带动其他工作。倘若坐井观天、坐失良机,就只能迟滞不前,无法向半岛人民做出历史交代。
要细化目标,狠抓落实。“一带一路”涵盖亚非欧几十个国家,“六个支点”贯穿半岛“五位一体”,对接发展的体量大、维度多、领域广,紧要的是立足现实、着力提升,国际需求是什么,国内布局怎样,地区着力点在哪里,明了大局定位,就要针对不足,明确部门、人员和任务,设定时间表路线图,改造旧面貌、建立新机制、开创新局面。
要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在面向国际领域、发展相对滞后的形势下,要实现与“一带一路”充分对接,就要增强勇气、迎难而上,把困难估计足,把力量调配好,沉着应对、精打细算,在人才、教育、科研和市场的链条打造上着力,才能营造创新创造氛围,根本上提高地区发展竞争力。
要统筹协调,全面兼顾。市县镇的港口群要建立,市县镇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三大工业支柱要见成效,海洋经济要崛起,科技创新要推进,发展项目点多面广,要科学布局,重点推进,也要店面结合,统筹兼顾,才能让地区发展更全面、更透彻,城乡一体化格局才能形成,整体发展水平才能实实在在提升,半岛才能以高开放度融入大市场。
总之,发展机遇难得,发展支点科学可行,发展任务十分紧迫,统筹兼顾、科学布局,辩证看待、精准着力,就能提高半岛开放度、透明度,在国际交流中,实现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