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村中地磅“守护”公平交易

2015-04-07 10:0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通讯员谭总 凌方兴

5日,笔者路过徐闻县锦和镇胜利村的三角路口处时看到,在这里进行菠萝交易的车辆众多,大货车、农用车、摩托车等共有几十台。

 
地磅为群众提供了公平交易的平台。 通讯员 凌方兴 摄

笔者发现,这么多车辆一直是聚散有序,没有阻塞道路的现象。原来,是路边的一处地磅发挥了疏散作用:一些从外地赶来装载菠萝的大货车与中介人对接后,马上就近过磅空车,然后带上在此等候的一批菠萝采摘工进入田间地头装货;果农的农用车从田园里装果出来过磅后,即可卸货离去。由于过磅快速,不会造成阻塞的现象。

在这地方建一处地磅来吸引顾客,不仅方便了村民,又能搞创业致富,确是一个好主意。笔者找到了地磅的主人——40岁的朱大般。他的地磅虽在胜利村,但他却是附近那楚村的村民。地磅是他在7年前建起的,主要为农民过磅农作物。

朱大般介绍,之所以在胜利村建地磅,一是当地的菠萝产量越来越大,前景广阔。据了解,以胜利村为主的周边6个村庄是锦和镇主要的菠萝产区,种植面积约1.6万亩,每年供应的果源超8万吨;二是胜利村的三角路口处地形开阔,交通便利,多年来,农民都习惯把菠萝、香蕉等农作物拉来这里交易,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农作物交易区。

当时,朱大般凭借之前积攒下的存款及借贷,很快就筹资40多万元,跟农户租赁了建磅用地,又向镇政府及县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请建立地磅。在经营地磅的过程中,朱大般实行24小时服务制,随叫随到。并且坚决执行物价部门的定价,从不自行抬价。至今,除了载货超30吨以上的大货车收费是20元外,农用车以下的车辆收费都在2至5元之间,非常实惠,深得外地客商和当地群众的认可。

朱大般说,地磅除了方便村民外,最主要是搭建了公平交易的平台,保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朱大般当过菠萝中介,他记得,2006年菠萝季的一次交易中,他出钱雇用他人的磅,拉到园地里过磅菠萝的重量。由于置放移动磅的地段不平,造成过磅偏差,使农户多秤了700斤菠萝给老板。后来发现时,老板的货车已开走了。为了不让农户亏失,他就自掏腰包赔付了农户的损失。“自经营地磅后,类似的差错就不再出现,外地客商和果农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地磅为公平交易保驾护航。”朱大般回忆说,2007年前,当地没有地磅,全是靠雇用称重量不超过1000斤的移动磅来工作,效率低下又经常出现差错,根本不适应当地发展的需求。

现在,朱大般的地磅使用率相当频繁,特别是菠萝季里,周边的菠萝几乎都运来他这里过磅,有时日过磅量达到3000吨之多。当然,地磅也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投入的成本已经收回了。现在每年平均有8至10万的创收吧,比以前当中介强多了。”朱大般笑着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吴川:转移群众3213人
  • 湛江经开区东简街道庵里村:台风前的“暖心拉锯战”
  • 东海岛转移群众安置点暖心一幕幕
  • 吴川党员干部迎战台风“桦加沙”,一线筑起红色防风网
  • 风高浪急
  • 全力保障港口安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