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质优价廉机器人,湛江造!

2015-04-09 16:0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林艳芳

科技改变命运—— “草根”变身企业家

7日,记者跟随市领导前往麻章工业园调研时,首次见到了彭德权。“这个厂房投资了近5亿元,没有贷一分钱,我是零贷款企业家。”除了激情四射的气场,身穿一条旧色牛仔裤加一件红色格子工作服的彭德权,让人难以将他与身家数亿的企业家挂钩。

出生于雷州“草根”家庭的彭德权创造了一个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上世纪90年代,年仅17岁的彭德权迫于生计,辍学背井离乡打工,用挣回的900元在雷州开办了一家防盗门厂。“做防盗门窗、卷闸门这些业务在现在看来并不算高端,但在那时确实属于科技领域。”彭德权说。

2001年,门窗制造行业进入低迷,彭德权意外地接到一个大订单:国联向他订做不锈钢水产器具。尽管从来没做过水产器具,但彭德权凭借制作防盗门的技术和资源,摸索着将器具做了出来,令买家大为满意。

那时,彭德权发现中国水产业蓬勃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热火朝天,而水产品加工设备行业却非常落后。他嗅到了商机,改行创办雷州半岛水产设备厂。

一窍不通的彭德权背起行囊,孤身远走参加世界水产博览会。展会中,一欧美商家生产的分虾机吸引了彭德权。他连忙跑上去问价,但100多万元的价格把他吓住了。他想了想,马上记下分虾机一个截面图,跑到厕所里将截面图画出来,再跑回展厅换一个角度看,又跑进厕所画出来……

回家后,彭德权不休不眠,将分虾机的不同截面图“组装”起来,研制改良分虾机。经和工人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地研发出第一台分虾机。分虾机的工作效率比人工快约12倍,可以代替20至30个工人的工作量,重要的是成本不及进口分虾机的一个零头,很快被客户买走。

创业初期的彭德权集商人、摄影师、市场分析师、技术员、机械绘图员、情报员等身份于一身。后来,他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经过消化吸收,制造出一百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印有“彭德权”名字的水产加工设备在湛江随处可见,“彭德权”三个字也随产品走遍中国,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他在水产加工行业声名鹊起。

2011年,彭德权投资建设占地150亩的广东半岛集团,经营业务从水产设备发展到速冻设备、包装机械、自动化智能生产线装备,产值大幅提高。2014年,成功研发出工业机器人。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当年的初中毕业生如今已成为率70多人研发团队,400多工人的研制机器人企业家,开发出162个产品,申报了专利360多项。彭德权总结其成功秘诀,就是“重视科技”:“从一无所有的草根,到做门窗,再到造工业机器人,我的事业每一次转型升级,都是在科技的带动下获得成功,我的企业从科技中获得无数甜头。”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吴川: “一个饼”撬动县域20亿元大产业
  • 赤坎医院东路公共车位被“霸占”
  • 湛江“四色梦想”加速实现
  • 校园公交专线架起民生“暖心桥”
  • 千鹭齐舞奏响生态乐章 东海岛龙轩村滩涂成白鹭“欢乐园”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