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质优价廉机器人,湛江造!

2015-04-09 16:0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林艳芳

科技成就梦想—— 建立工业机器人工业园

“随着人工成本的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厂家希望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赢得竞争优势,这就催生了庞大的机器人市场。”彭德权发现,应用于焊接等领域的多关节机器人几乎被外资所垄断;国产机器人主要以三轴、四轴为主,仍然处于粗放状态,主要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彭德权下决心打破垄断,填补空白。

制造高性能的机器人,最难的是芯片,是核心技术。“机器人的所有运作,都必须依赖芯片这个‘大脑’来指挥完成,否则就是一堆废铁。”

彭德权虽然读书不多,但深谙知识的重要性。他斥巨资组建了76人的庞大科研团队,其中包括制图、电气、软件等多个领域的工程师,并只身赴日本和欧美国家取经,借鉴先进经验,学成归来后,彭德权亲自担任团队技术总工程师,破解瓶颈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8个月的攻关,多关节机器人芯片终于研发成功。去年,陆续有机器人从生产线上装配完成。到目前为止,彭德权的科研团队共研发出各类机器人12种, 最大的机器人“手臂”长达5.2米,最小的机器人仅为30厘米,专门用来焊接电路板等。

彭德权对自己的产品信心满满:“我们生产的机器人,成本较洋品牌下降70%,但是质量可与他们媲美。洋品牌机器人保修3年,我们可以保修5年,甚至8年。”

质量可靠,成本更低,也就意味着更有竞争力。彭德权说,“我们就是用国产化策略,自主研制自动化及控制系统,保证在质量及性能等方面不输给发达国家产品。”

目前,所有机器人都在进行紧张调试。下一步,彭德权打算引进德国先进设备,在自己的工厂全面铺开机器人的使用,实现全自动化操作。预计今年9月推向市场,2017年可出口国外市场。

“我的梦想是在湛江建立工业机器人工业园,用自动化智能生产线机器人来组装机器人。我要让全世界知道,最多最便宜但质量不差的机器人就在中国湛江。”彭德权向记者描绘着他的科技梦:现在主要生产三种类型工业机器人,即负载6公斤的轻型机器人、负载50公斤的中型机器人和负载160公斤的重型机器人。按每天生产56台计算,一个月30天可生产1680台,一年按11个月生产时间来算,每一台平均12.5万元计算,年产值可达23.1亿元。

科技创造未来—— 工业机器人解决用工荒难题

“机器人不用吃饭、睡觉、谈恋爱,可以一天24小时不停歇工作,帮人分担苦活累活,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彭德权打趣地说。

机器人投入使用后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市人社局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周主任分析,春节前后我市缺工2.5万人,主要集中在水产加工业、家电制造业、电器制造业、电子产品安装和餐饮服务行业。其中,水产加工业受收获季节性影响,长期面临用工不稳定的困局,用工缺口在3000至5000人左右。水产企业甚至不惜前往广西、贵州等地高薪招聘工人,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加大。水产业在我市有着独特的地位,假如机器人替代人工“加盟”水产业,最大优势是可以不受工作环境低温、恶臭以及劳动强度大、季节性等因素影响,随时可坚守岗位,解决用工难问题。

“员工管理是非常复杂艰难的工作,机器人便于管理、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从长远来看,用工业机器人解决用工荒是大势所趋,市场广阔。”周主任说,当下国内已有富士康等企业用工业机器人解决用工荒的成功案例,机器人的应用更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

123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蓝”:港城天空的咏叹调
  • 吴川: “一个饼”撬动县域20亿元大产业
  • 赤坎医院东路公共车位被“霸占”
  • 湛江“四色梦想”加速实现
  • 校园公交专线架起民生“暖心桥”
  • 千鹭齐舞奏响生态乐章 东海岛龙轩村滩涂成白鹭“欢乐园”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