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去年12月份以来,麻章区卫计局牵头联合各相关部门对全区重性精神病人进行了排查摸底和管理工作。该区以“镇”为单位,按照“镇不漏村,街不漏巷,村不漏户”的要求,对各村(社区)的严重精神障碍人及疑似人逐一上门走访,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早发现、早治疗,详细了解掌握人病情是否稳定、治疗康复情况、有无法定监护人、病人经济状况等情况,特别是对有肇事肇祸行为的危险性或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有肇事肇祸倾向的人,及时向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报告,协助相关部门开展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危险性评估、随访管理、应急处置工作。(4月15日《湛江日报》)
读罢这则消息,笔者笔者不禁想起身边那些缺少关注的精神病人。他们或被家人“关锁”,没有自由,失去尊严。或被家人遗弃,流离失所,生活没有着落,轻易被侮辱——当然,他们也常常会累及无辜。近年来,精神病人杀人伤人的事件我们就时有所闻。令人纠结的是,人们对精神病人的这种生活往往等闲视之,认为精神病人就该过这样的生活。说起来,这些精神病人的处境所以如此不堪,往往与他们家庭的无助相关:他们因病失去工作,无正常经济收入,降低了家庭人均收入,加之长期的医疗支出,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家庭对他们丧失信心,丧失了监护作用。与社会“收治”制度不健全也有关:一些精神病人得不到合理的“收治”,其权利面临孤立无援的现实,容易成为公民权利保障最短的木板……现在,麻章区卫计局牵头联合各相关部门对全区重性精神病人进行了排查摸底和管理工作,这表明,麻章区重性精神病人已经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无疑为挽救精神病人,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公共安全隐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挽救精神病人不仅要依靠医疗体系,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包容接纳。可以说,对村(社区)精神病人摸底排查,还只是挽救精神病人的第一步工作。笔者以为,挽救精神病人,我们还要做更多。麻章区乃至我市各地,都应在做好精神病人摸底排查工作,提供相应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创造更多条件,盘活更多资源,多为精神病人办好实事。例如,不妨组织相关志愿者,给精神病人予特别关爱和呵护;应该对被“关锁”的精神病人开展“解锁”行动……这样持之以恒,精神病人才能走出阴影,重建人生,他们的家庭才会看到希望,我们湛江就会更平安和谐, “医治一人,解放一家、安定一片”的社会效果才会凸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