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旅行锻炼了小锟的独立能力,妈妈陆春珍藏了大量小锟自己提拖行李箱的照片。2014年的杭州灵隐寺亲子行,妈妈陆春骄傲地记录:“小家伙的行李箱一定是自己管理的,这不,已经开始跟着了嘛,回头率永远都是100%!”图片由“青春河边巢”提供。
亲子游是慢节奏的“深度游”
据了解,目前,北京“抱着娃去旅游”的亲子游还不算多见。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太小记不住东西,旅行途中的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危险也表示担心。但这些对陆春小两口而言,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在他们眼里,旅游就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刚开始我也挺担心,但听儿科医生说宝宝3岁以前是视力发育关键期,多接触外界,孩子视觉机能会更敏锐。我也相信他其实是有感知能力的。”
在陆春看来,亲子旅行并不是让孩子刻意去记住什么,这是一场爱的旅行,是一场亲子关系的不断融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反应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外旅行更是一种亲子关系的体现和升华。至于旅行中大家担心的各种危险,在家里也是遇得到的,旅行的时候只是需要更细心,陆春说。
亲子游可不是走马观花的“到此一游”,“很多人不带孩子旅游嫌孩子拖累了自己的行程,但亲子游最大的不同是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来配合孩子。”
什么是亲子旅行深度游?用陆春的话来说,就是平常出远门旅游,一定是带着小锟一个地方待上个5、6天,慢走慢行,发现细节,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去泰国旅游,跟团旅旅游的人只有半个小时时间骑大象,陆春夫妇俩却带着小锟就骑了2个小时,越走越有趣,最后小锟发现大象的腿站在石头上可以抬起来,开心得大笑,“带着娃娃旅行,就好像我们自己也重新走了一遍童年路啊。”
到现在,陆春夫妇和小锟的足迹已经延伸到韩国、新加坡、马尔代夫等10个国家50多个城市,遍及大半个中国。”陆春透露了下一次的旅行计划:“再去一次韩国首尔,那里还有一些可能别人都有一些别人听都听过的地方,比如那个堪比迪斯尼的游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