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来,交警麻章大队率先在辖区乡镇设立了迥龙村、黄外村、湖光市场、太平车站点等4个交通安全劝导站,及时化解各类农村交通事故纠纷,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各个服务劝导站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由乡镇干部、村干部、交通安全协管员等组成。(5月9日《湛江日报》)
农村交通管理盲区还较多,违章行驶、非法载客现象现较常见,村民生命财产面临威胁,交通事故纠纷令村民很受伤。说起来,这固然与农村路况较差,公共交通服务还不够完善有关,但也与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对交通规则缺少敬畏相关。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创新形式,在农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强化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很有必要。可以说,像交警麻章大队一样,整合当地人力资源,在乡镇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给村民传播交通安全常识,引导村民摒弃交通陋习,向农村传递文明出行的正能量,是关爱村民,造福农村的有力举措。
在笔者看来,交通安全劝导站还是新生事物,其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相关部门,要多给交通安全劝导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让交通安全劝导站能长期扎根乡镇;交通安全劝导员当不断改进劝导方式,提高劝导技巧,注重劝导的效果。如此,在乡镇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的做法,才有复制意义。当然,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进行劝导教育,只是在农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一种形式。强化这种宣传教育,我们还应有更多作为。例如,不妨进一步突出宣传工作的重点,针对突出问题和事故预防的重点人群,结合农民的出行的特点,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闻媒体,充分利用板报、标语、宣传单、宣传车、上安全课、送电影下乡、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坚持传统手段与科技手段相结合,警示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重点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让“文明出行,平安是福”的朴素理念植根于村民的心田。
说到底,无论是设立交通安全劝导站进行劝导教育,还是扎扎实实开展其他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都能夯实农村交通安全的基础。我市各地,应以在城区开展的铁腕整治交通秩序行动为契机,强化对村民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严守交通规则,以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