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正是吴川化橘红收获的季节,化橘红以每公斤70元的价格销往国内23个城市和迪拜、东南亚等地。吴川化橘红自此跻身国内外药用和饮料市场,化橘红变身“摇钱树”。
近日,顶着烈日,记者走进吴川长岐、浅水等镇的化橘红基地,满山的化橘红,绿茵茵的一片沁人心扉。种植化橘红的“领头羊”张伟正带领工人收摘化橘红果实。据张伟介绍,“化橘红是目前国内极具药用价值的果实。现在,化橘红的时价是湿果每公斤70元,亩产800公斤左右,1亩年产值超5万元,460多亩化橘红今年可收入2500多万元。”张伟开心地说。
近500亩的化橘红种植在平缓起伏的丘陵地带,两三米高的树身上挂满了与树叶同样绿油油的果实,煞是壮观。“望着这满眼的果实,能得到如此收获,全得益于一次回乡探母。”张伟回忆说。2009年,他还在外地经商,回乡探望长年患哮喘病的90多岁老母亲时,朋友介绍他带回几盒化橘红给母亲,以辅助治疗老人家多年的哮喘病。不久,当他得知母亲服用完几盒化橘红后病情有所好转时,他想:自己的家乡(吴川长岐镇那熟村)与化州毗邻,土壤和气候也接近,应该可以种植化橘红。于是,张伟马上将家乡的土壤送到权威部门检验。结果表明,那熟村的土质中含有礞石,非常适宜种植化橘红。
手捧检验报告,张伟如获至宝。随后,他放下外地的房地产生意,特地跑到化州向有经验的专家学习化橘红的种植和育苗技术。一年后,踌躇满志的张伟回到那熟村,把村里的荒山承包下来,实行无公害生态种植,施用有机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化橘红种植知识,带领当地农民种植化橘红。
2013年,基地种下的460亩化橘红开始挂果,张伟开始将化橘红加工后到全国23个城市和几个国家试销,结果大受欢迎。虽然第一年产量不高,但亩产近4万元的种植效益,加上橘红产业化的发展前景,让乡亲们视橘红树为“摇钱树”。今年,吴川化橘红刚开始收果还未加工,已全部被订购一空。
目前,包括吴川、遂溪、廉江等地的400多户农民先后加入合作社,由基地提供种苗,技术,并对果品进行至少保价收购。“我们的计划是3年内将基地扩展到2万亩,不仅带动当地的百姓种橘致富,也让化橘红成为吴川乃至湛江的一张名片。”对于将来,张伟满怀信心。
相关链接
化橘红原为野生柚树,由于吸收了化州、吴川等地及周边地区当地土壤中所含的礞石,又经历漫长岁月,逐渐进化而成,是闻名世界的特产。化橘红药用功效神奇,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橘红佳品,其瓤内有红白之分,利气、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药……其功愈陈愈良。”化橘红中药文化始于南朝宋时,到隋、唐、宋、元不断发展,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享有盛誉,是数百年的宫廷贡品。由于产量稀少,民间百姓想得到一片化橘红果非常不容易,故有“南方人参”之称和“一片值一金”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