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不读书穷根难断,无知识富贵何来。”25日下午,麻章区黄外村举行“读书日”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文明共享,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后劲,为建设书香麻章贡献力量。(5月26日《湛江日报》)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黄外村举行“读书日”活动,让村民过“书式”生活,是与时俱进之举,值得点赞。由黄外村的“读书日”活动,笔者不禁想到一些农村的读书现状。在这些农村,农家书屋常常是村民读书的场所。农家书屋藏书都较丰富,但与农村生产相关的书却不多。有村民说:“农家书屋的书的确不少,但适合我们农民看的书却不多——我们爱看的‘农技书’难觅踪影!农家书屋往往只有中小学生来看书。”而身为农家子弟,笔者深知村民最讲“实惠”。他们看书,往往就看那些能直接给他们生产和生活带来帮助的书刊。可是,农家书屋怎么不充分考虑村民的阅读需要呢,多些让“农技书”入屋,让村民都受惠呢 说到底,农家书屋要多接地气。由此及彼,笔者想,农村“读书日”活动同样也要多接地气。农村“读书日”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村最需要什么,农民最需要什么,不能始终以“高大上”的姿态存在。为此,农村“读书日”当拓宽“书”路,让更多通俗实用的书报杂志直接服务于“三农”。在此基础上,引导村民扩大读书范围,读更多好书,让脑袋渐渐“富”起来。诚然,让农村“读书日”活动接地气,除拓宽“书”路外,我们还要有更多作为。例如,可以邀请一些农业科技人员,给村民解读相关的农技书,传授一些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知识和实用技术;组织村民交流阅读体会,引导和培养村民读书看报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村干部当主动作为,积极参加“读书日”活动,为村民读书树立好榜样。
期待黄外村的“读书日”活动,能在实践中多接地气,为我市各地农村的“读书日”活动提供鲜活经验,使农村“读书日”活动真正能丰富生活,提振精神,助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