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吴川、廉江、雷州等地纷纷组织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把目标定位在提升单位系统工作水平上,至于具体如何教育、自查、整改和转化,则没有拿出更好的办法。
笔者以为,“三严三实”教育,根本矛盾就在“严实”与“不严实”之间,实质贵在实现四方面觉悟。
法规觉悟。任何事情,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作为领导干部,首要明白的是自己的法规定位,工作中相关的法规制度要全面熟悉,哪些是命令禁止的,哪些是集体研究决定的,哪些是需要自行把握的,都要清清楚楚,通过教育学习,保持高度清醒,不做法盲、不乱碰闯。倘若对法规制度不熟悉,懵懵懂懂,就会把持不住自己,甚至误入歧途。
问题觉悟。教育要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就要明了问题所在,自然要对照规章制度要求,就自己分管的工作,系统地查查,哪些工作很不靠谱,哪些工作比较严实,哪些工作口子开得有点大,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上面的压力,是个人的私欲,还是懈怠所致,在教育中要对号入座。教育中随大流,看看书本、听听课、写写心得,潇洒走一回,就会使教育成为形式,解决不了问题,导致问题不断积累恶化。
整改觉悟。教育学习重要的是改进工作,在弄清楚法规制度要求,查出分管工作漏洞,相互提醒全面剖析原因后,就要着眼全局和未来,按照中央要求,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入手,把权力运用、监督和纪律审查等结合起来,进一步严格制度规定,堵住各种口子,把各种权力确实管起来。不能只满足于搞了教育,完成了任务,明知要改的,因为各种利益关系,就表个态搪塞过去,有交差之心,无上进之意。
行动觉悟。弄清要求、找到问题、明晰原因、完善制度,也只是初步工作,教育学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领导干部的行动要自觉,在权力运用中,能够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行使权力,就是要把教育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严严实实的用权、决策和执行做回答、建实效。不能让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难、下级监督怕的局面在单位继续下去,用高度的自觉赢得群众的认可、信赖和支持。
明了法规要求,抓住问题症结,能够整改落实,用实际行动展示领导素质,这样的教育算得上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