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难”令城市的家长很烦恼。而农村的家长,无论是在外打工,还是在家种田,小孩的教育也同样让他们牵肠挂肚——许多村落要么没有幼儿园,要么办园条件很差。到城镇里上吧,有的排不上号,有的离家太远,可把不少农村家长难坏了。
作为贫困村的吴川长岐镇下仓村,最近在扶贫单位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建成了一所即使在城镇来讲也算是“高大上”的幼儿园,把小朋友和家长高兴坏了。如今,这所幼儿园吸引了110名小朋友入读,其中有来自茂名化州长岐镇的10多名小孩。
村幼儿园显“高大上”
“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在吴川长岐镇下仓村幼儿园看到,园里的所有小朋友和6位老师都很忙碌,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准备一场庆“六一”的表演活动,献给家长们和所有关心他们幼儿园的热心人。据园方介绍,这所幼儿园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按可同时容纳300幼儿规模建设,投资近70万元,“幼儿园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深受幼儿家长的欢迎。”
下仓村一位村干部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作为吴川长岐镇的贫困村建起了一所‘高大上’幼儿园,竟吸引了化州市长岐镇的10多名小朋友争相入读,这本身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下仓村是第一批省定贫困村,由吴川市地方税务局挂点帮扶,该村下辖6条自然村,人口4300多人。2009年,吴川市地方税务局驻村工作组进驻后,经过多方努力,着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帮扶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完满完成各项帮扶任务。
在集体项目帮扶上,吴川市地税局领导高度重视,驻村工作组与村委会一道,经过多方调研,结合下仓村实际,为解决下仓村幼儿“入园难”问题,确定建设幼儿园项目。据他们调查,下仓村此前的幼儿园规模较小,是家庭式经营,办园条件差,园区狭窄,设备简陋,安全性能差。幼儿园老师队伍欠缺,在职幼儿园老师大都没有经过正式培训,学历文凭较低,工资较低。他们认为,建设幼儿园项目作为扶贫开发项目是一项普惠性、公益性的民心工程,可解决下仓社区及附近群众600多幼儿入园难问题,对于发展幼儿教育,惠及民生发展,共建和谐社区作出积极贡献。在项目组织计划、立项报批、规划建设、竣工验收等环节上,吴川市地税局都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经过半年多的施工建设,2015年2月,作为下仓村后续扶贫开发项目的下仓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并于3月2日正式开班。新建成的下仓幼儿园,有配套齐全的活动室、午睡室、漱洗室;有培养幼儿兴趣与能力的音体室、美术创意室、阅览室;有功能多样的大型玩具、塑胶跑道、沙池活动区、植物园等;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多媒体网络系统;完善的24小时电子监控系统和幼儿安全接送系统。该园还从广州特聘了一位资深的园长进行全面管理。下仓幼儿园开班后,不但吸引了下仓村下辖6条自然村及周边的多曹村、良村、洪光村等村庄小孩入读,还吸引了毗邻的化州市长岐镇的10多名小孩入读。
为解决农村“入园难”做示范
“再也不用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发愁了!”眼看着小孩在下仓幼儿园过得那么开心快活,下仓村的村民孙先生兴奋不已。他的孩子以前曾在附近一间幼儿园入读,但环境和管理都很不如意,此事曾一直困扰着他,“现在,放了一百个心。”
“‘入园难’问题是城市家长关注的焦点,在农村也一样存在。”下仓幼儿园的李园长告诉记者,农村孩子“入园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问题,一是园少设施差,大量孩子呆在家;二是父母去打工,留守儿童不知何去何从;三是兜里还差钱,指望不上高价园。她说,作为贫困村的下仓村,有幸得到扶贫单位和上级部门的支持,把幼儿园建到了村里,让农村孩子能在家门口接受学前教育,对于破解农村孩子“入园难”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