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丙在赤坎召开“三民路”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工作现场会,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快推进,精心打造老街区改造的样板,提升老城区城市品位,让人充分感受到湛江城市的人文魅力。我市高度重视三民路片区改造工作,将其列为重要事项进行督办。(2015年6月12日《湛江晚报》)
赤坎区三民街、大通街是湛江有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该片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殊的文化价值,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较多,还保留着很多清代以及近代法式特色建筑,如骑楼群、古码头、寺庙、古井、会馆、名人旧居等,是赤坎古商埠的历史见证。以前这些地方的繁华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这些文化街区是湛江的宝贵遗产。
三民路、大通街历史文化街区一直是市政府计划改造的重点对象。在10多年前,相关部门也提出要把三民路、大通街打造成民国风情街区,10年过去,这项工作并无实质进展。然而,三民路、大通街内颇具特色的房屋或是被拆掉,或被改变原来的风貌,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保护改造三民路大通街历史文化街区刻不容缓。借国家“一路一带”的经济发展战略东风,以及湛江申报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的机遇,整合广州湾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尽快恢复古街区历史建筑风貌。按照“修旧如初”理念,在对古庙宇、古井、商会馆行等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保留原貌前提下,引入有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经验的企业进行开发,展示湛江城市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脉络与渊源,突出湛江特色文化,打造“生活街道”、“活力街区”。
我们可以借鉴云南旅游开发模式,引导商家进行古商铺修复,还原具有传统商贸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商铺,打造古商埠文化、广州湾文化和民国风情特色,合理加入具有湛江特色新文化元素,将其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商贸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贸业繁荣的传统文化街区,充分展示湛江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三民古玩市场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政府应通过统一规划和引导,推动我市古玩文化建设,举办一些湛江特色的文化活动,促进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打好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