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近日,雷州市教育局在雷州市第一幼儿园组织举办了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教师公开课竞赛活动。(6月23《湛江日报》)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老师和家长希望孩子读幼儿园时,就会背唐诗、写拼音、说英语,导致一些幼儿园“小学化”的趋势愈演愈烈。由幼儿园“小学化”这种现象,笔者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家长让他那时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学习五年级的教材。后来,这位家长对笔者说,他儿子读五年级了,但学习成绩不好,主要原因是儿子之前已学过了五年级的课程,上课不专心听。这位家长是对儿子实施了“超前教育”。其实,对孩子实施“超前教育”的,又何止这位家长?幼儿园“小学化”,不也正是对孩子实施“超前教育”吗?说起来,“超前教育”,是提前实施的教育。教育专家指出,对孩子实施“超前教育”是有前提的:孩子现阶段学习成绩优异,有接受“超前教育”的余力,愿意接受“超前教育”。因此,对孩子实施“超前教育”之前,务必要慎重考虑孩子自身实际。否则,贸然对孩子实施“超前教育”,效果不一定就好。可以说,滥用“超前教育”,孩子“伤不起”。因为任何教育都是有规律的。遵循教育规律,我们的教育才会取得好的效果;违背教育规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笔者以为,正视“超前教育”,老师和家长都要积极作为。雷州市教育局在雷州市第一幼儿园组织举办的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教师公开课竞赛活动,就很有现实意义。多举行这类活动,利于引导教师理性对待“超前教育”,促进教育的规范化。而身为家长,我们与其动辄就对孩子实施“超前教育”,过快地学习前面的知识,不如充分利用好空闲时间,从孩子实际出发,让他们更多地走进生活,拥抱大自然,感受比书本更丰富多彩的世界,接受更多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