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代表和先进个人,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坚定不移打赢禁毒人民战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根据相关报告,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现、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元,仅2014年一年之内,我国新发现吸毒人员就达到48万名,人数堪比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之严峻,催人警醒。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严控存量的同时管住增量,有效遏制住吸毒人口不断增长的恶性趋势,无疑成为禁毒工作的当务之急。
毒品的危害之巨不言而喻,拒绝吸毒、远离毒品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共识。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是涉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不仅严重侵害人的身体健康、销蚀人的意志、破坏家庭幸福,而且严重消耗社会财富、毒化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同时极易诱发一系列犯罪活动。更严重的是,吸毒人员总量仍在持续增长,而且在结构上日益呈现出低龄化、多元化的趋势。近年来,一些演艺明星涉毒被曝光。因寻求刺激一时放纵自我、丢弃社会责任,被抓后身败名裂、追悔莫及,往往成为名人吸毒的标准剧情,这也说明毒品的诱惑之大、危害之巨。另一方面,毒品向青少年人群渗透、吸毒群体逐渐向公务人员等扩散,也折射出禁毒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毒品若进一分,人民的生命健康便退一寸。
毒品问题曾是民族的一道伤疤,也与近现代的国运紧密相连。百余年前,西方侵略者通过鸦片卑劣地在中国国门上挖了一个洞,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等历史刻写在民族记忆的深处。今日中国,各类毒品仍是侵害社会肌体的隐形腐蚀剂,更潜在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毒品危害尽人皆知、禁毒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如何真正唤起每一个公民的防范意识,绷紧远离毒品这根弦。治理毒品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禁毒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人民战争。开展全民禁毒斗争,综合治理毒品问题,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禁毒工作造福人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