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让谣言止于理性认识

2015-07-10 10:30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肖汉宁

    湛江新闻网讯: 近日,微信朋友圈中流传一条关于“申请领取城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资金”的消息很火,大家不仅传来传去,还有不少人上门或打电话咨询,卫生计生部门被折腾够呛。昨日,记者从卫计部门获悉,这是一条假消息,在此也请大家就此停手不再传。(7月9日《湛江日报》)

    因假消息传播而造成市民和相关部门“折腾”的情况并不鲜见,这既给市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对传播假消息、信谣传谣的行为,我们当擦亮眼睛,科学判断、正确识别,让谣言止于理性认识。

    对谣言说“不”,关键从自身做起,不信谣,不传谣,努力成为负责任的网民一员。在这次“申请领取城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资金”假消息中,因为一些网民不了解这项政策的来龙去脉,更对道听途说的信息信以为真,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传播和转载;本来好心却办了坏事,成了假消息的二传手,也助长了假消息传播的力度,给社会制造了不少紧张的氛围。其实,普通市民对社会福利政策关心的迫切心情是能够理解的,但在这种敏感消息面前,市民应该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科学分析、合理判断,切忌盲目跟从;可以向相关部门求证,确认信息真假之后再分享到朋友圈也不迟。到底市民需要提高对各类信息的辨析能力,不信谣、不传谣,让谣言在阳光下销声匿迹。

    进一步来说,市民应对相关政策有一定基础性的认识。目前很多假消息都是针对市民关注的热点,比如教育、医疗、福利等,这些信息更多是迎合市民的期待从而博得市民的眼球,但这往往与现实情况不相符。这就需要市民平时多一份心眼,通过网络搜索、社区了解等方式,全面了解这些政策的实施对象、内容、范围等,让自己对这些政策有个基础性认识,避免看到一些所谓政策便毫不犹豫地传播。显然,这也不利于自己掌握信息、了解事件经过。

    面对各类假消息,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及时回应市民的疑惑和问题,给予最新的事件处理结果,让市民掌握正确信息,降低假消息的负面影响。当然,也可以利用一些监测工具依法对造谣、传谣者进行相应的处罚;畅通相应的举报、投诉渠道,让更多市民加入到拒绝谣言的队伍中,让谣言原形毕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