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评出了一批生态文明区、城、镇和村,亮点多多,可喜可贺。(7月14日《湛江日报》)
但是,结合城市创建后常常发生的一些情况看,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仍需久久为功。
建设的干劲不能减,需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要求,认真抓好硬件设施的维护使用,稳定有效地做好相关人员的工作保障,继续跟进宣传引导,避免一阵风、风过一切照旧,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地生根,成为地方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续建设发展发挥应有的支撑引领作用。
既定的标准不能降,有些地方搞建设,习惯看来头,上面重视,就拼命干,上级考核过了关,就松口气,导致后续工作滑坡,优秀标准也降了下来。工作可以一张一弛,但是标准不能一高一低,要始终如一,才能汇聚强大能量,练就过硬作风,把工作牢牢抓在手里,让群众时时看了放心。
遇到的问题要解决,无论创卫还是创建生态文明城镇村,前期有困难,后期也不会一帆风顺,要有迎难而上的思想准备,才能在新情况新问题来临时,有效应对。比如创卫后,市政府前的跃进路上,早晨上班时环卫工人抡起扫把扫大街,影响交通,就是值得注意解决的新问题。
发展的道路没有尽头,创卫中湛江市区交通整治效果明显,赢得内外一致认可,但是出租车行业问题直到迎接省运会,才找到了改革重组、智能监控的新举措,所以,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水平也参差不齐,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的地方经济实力弱,有的硬件条件差,有的规章制度软,都要确定新的目标,针对新的问题,拿出新的发展举措。
现有的成绩固然可喜,未来的路还很长,面临的问题需要认真梳理、着力解决,有些时候生态文明创建还会出现反弹现象,需要我们再接再厉、久久为功,才能在湛江发展史上,写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