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白海豚戏海》
设计师:陈日钧
高度:5米
材质:GRC(即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
地点:霞山观海长廊
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港城,霞山观海长廊海豚雕塑屹立不倒。台风过后,不少市民纷纷到雕塑前拍照留念。该雕塑建于霞山观海长廊兴建期间,是湛江标志性城市雕塑之一。
记者采访了海豚雕塑作者、湛江知名雕塑家陈日钧。据其介绍,该雕塑开创性地运用一种名叫GRC的纤维水泥复合材料,比传统材料更加轻便耐用,能抵御15级以上台风。更令人惊奇的是,雕塑内部甚至没使用钢筋固定,却能在湛江湾屹立十几年。期间任凭海浪和岁月的洗礼,且不需要维护或修复。每年台风肆虐期间,甚至连岸边花岗岩栏杆纷纷倒下之时,这座海豚雕塑依然在海上伫立,成为狂风暴浪中最特立独行的奇观。
对于陈日钧而言,年龄并没有成为阻碍创新的理由。谈起GRC,眼前这位老艺术家眼神闪烁着光芒。“目前全国除了我,还没有人在城市雕塑艺术上广泛使用GRC材料。二十多年的经验告诉我,GRC在雕塑行业大有前景。”
上世纪80年代,陈日钧应邀创作湖光岩风景区门前的龙柱。由于使用的是传统材料,这座3米长的雕塑需要动用20多人才能搬运上车。看到搬运工人们挥汗如雨,陈日钧陷入了思考。
随后在一次雕塑比赛中,陈日钧头一次接触GRC材料。“这是什么材料啊?看起来像混凝土,但比混凝土要轻便耐用得多。”当年,陈日钧一头走进GRC工厂观摩学习,就那么一次参观的机会,陈日钧把GRC材料的制作工艺记了下来,并独自开始研究,开发出专门应用于雕塑的新型GRC材料。
霞山观海长廊附近海面的海豚雕塑,就是陈日钧运用GRC雕塑创作的典范。这不得不说是陈日钧雕塑生涯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他一生艺术生涯最形象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