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香蕉上市的高峰期,日前,记者走访雷州市香蕉主产区调风、龙门、英利等地发现,香蕉收购价一落千丈,由5月份的每斤1元不断下跌,甚至一度跌至4毛钱。广大蕉农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直呼“很受伤”。他们迫切希望能引进企业对香蕉进行深加工,为香蕉种植业打上一道“保险”。当地农业部门有关人员也建议,直面市场风险,不盲目跟种,错峰应市,才拥有较大市场空间和价位优势。(7月12日《湛江晚报》)
雷州香蕉收购价大幅下跌,引起了社会广发关注。尤其对广大蕉农来说,价格如此大跌可以说连成本都难以收回来,不少蕉农直呼“很受伤”。在这种情况下,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应对香蕉跌落的现实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应成为当前解决香蕉价格困局的重中之重。
回想近些年,当地大力发展香蕉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蕉农尝到了靠种植香蕉脱贫致富的甜头,但与此同时香蕉价格波动较大也成为一个风险因素。正如雷州相关部门分析称,农民跟风现象突出,是导致今年香蕉价格跌落的重要原因。事实上,我们应该能够想到,不单是种植香蕉,抑或是其他种植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状况,如果看到上一年或上一季的农产品价格高,便盲目跟风、集中种植,如此“一拥而上”、“一窝蜂”的发展方式值得商榷。
到底发展种植业要结合行情、分析行情,再确定下一年或下一季所要种植的品种、规模,做好风险分析和预测。比如,通过走访市场,与市场上相关人员沟通和交流,再结合上一年或上一季的市场营销情况,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的布局和规模,走出一条既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又可能受到市场青睐的发展路子,切忌盲目投资和跟风种植,避免供过于求的被动局面出现。否则,农产品价格由较高转变为较低的极端情况还会出现。
面对价格跌落,广大蕉农也渴望引进加工企业,延伸香蕉产业链条,降低种植风险。蕉农想方设法解决香蕉困局的做法值得肯定。如今,香蕉价格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蕉农想到引进加工企业,对其加工成制品,积极应对、努力化解价格跌落带来的损失,实属难得。应该说,蕉农也需加大风险意识的培养,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在风险面前不慌不乱、沉着应对。当然,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充分考虑蕉农的建议和呼声,为蕉农更好地渡过难关提供切实保障,搭建更为健康和稳定的种植平台。









